亡在旦夕的成語故事
![亡在旦夕](http://m.wangrui19258.cn/d/file/titlepic/chengyu13536.png)
拼音wáng zài dàn xī
基本解釋旦:早晨;夕:晚上。滅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出處《元史·外夷傳一·高麗》:“大軍已駐乎心腹,鼎魚幕燕,亡在旦夕。”
亡在旦夕的典故
明朝末年,李自成起義軍包圍了北京城,崇禎皇帝堅守京城。李自成派軍師宋獻策混入北京城擺攤測字,崇禎十分迷信,就到宋獻策的測字攤算命,宋獻策故意說他亡在旦夕。崇禎見大勢已去,第二天就到景山上吊自殺。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亡在旦夕)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力所能及 | 唐 裴铏《傳奇 韋自東》:“殿于宏壯,林泉甚佳,蓋唐開元中萬回師弟子之所建也;似驅役鬼工,非人力所能及。” |
頤指氣使 | 唐 元稹《追封李遜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今遜等有地千里,有祿萬鐘,頤指氣使,無不隨順,所不足者,其唯風樹寒泉之思乎!” |
二八佳人 | 宋·蘇軾《李鈴轄座上分題戴花》詩:“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 |
遺形藏志 | 漢·嚴遵《道德指歸論·上德不德》:“遺形藏志,與道相得。” |
材輕德薄 | 宋 朱熹《論臧否所部守臣狀》:“熹委是材輕德薄,不足取信,豈復更敢臧否人物。” |
蝶粉蜂黃 | 唐·李商隱《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何處拂胸資蝶粉,幾時涂額藉蜂黃。” |
漚沫槿艷 | 《太平廣記》第351卷:“某非獵食者,哀君情切,因來奉救。漚沫槿艷,不必多懷。” |
藏形匿影 | 《鄧析子 無厚》:“君者,藏形匿影,群下無私。” |
路無拾遺 | 《孔子家語·相魯》:“孔子初仕為中都宰,中都魯邑制為養生送死之節,長幼異食、如禮年五十異食也強弱異任、任謂力作之事各從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別涂、路無拾遺、器不雕偽,……” |
指天誓日 | 唐 韓愈《柳子厚墓志銘》:“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負,其若可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