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查源的成語故事
![追根查源](http://m.wangrui19258.cn/d/file/titlepic/chengyu13358.png)
拼音zhuī gēn chá yuán
基本解釋同“追本溯源”。
出處木青《不許收獲的秋天》第二一章:“而眼下,在群眾追根查源的時候,或者說對曾番有所懷疑的時候,曾番自然要來個攪渾水。”
暫未找到成語追根查源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追根查源)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坐薪懸膽 | 《金史 術(shù)虎筠壽傳》:“中都食盡,遠(yuǎn)棄廟社,陛下當(dāng)坐薪懸膽之日,奈何以球鞠細(xì)物動搖民間。” |
滿腹經(jīng)綸 | 明 馮惟敏《海浮山堂詞稿 商調(diào)集賢賓 題春園 浪里束煞》:“論英雄何必老林泉?滿腹經(jīng)綸須大展,休負(fù)了蒼生之愿。” |
進(jìn)本退末 | 西漢 桓寬《鹽鐵論 本議》:“愿罷鹽鐵酒榷均輸,所以進(jìn)本退末,廣利農(nóng)業(yè)便也。” |
蝶粉蜂黃 | 唐·李商隱《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何處拂胸資蝶粉,幾時涂額藉蜂黃。” |
反治其身 | |
到此為止 | 陳忠實(shí)《白鹿原》第16章:“兆海痛苦地嘆口氣:‘完了。到此為止。’” |
路無拾遺 | 《孔子家語·相魯》:“孔子初仕為中都宰,中都魯邑制為養(yǎng)生送死之節(jié),長幼異食、如禮年五十異食也強(qiáng)弱異任、任謂力作之事各從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別涂、路無拾遺、器不雕偽,……” |
有權(quán)有勢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2卷:“從來有權(quán)有勢的,多不得善終,都是如此。” |
己溺己饑 | 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
罄竹難書 | 《舊唐書 李密傳》:“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