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成語故事

拼音yǐ xiǎo rén zhī xīn,duó jūn zǐ zhī fù
基本解釋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測品行高尚的人。
出處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典故
春秋時,有一年冬天,晉國有個梗陽人到官府告狀,梗陽大夫魏戊無法判決,便把案子上報給了相國魏獻(xiàn)子。這時,訴訟的一方把一些歌女和樂器送給魏獻(xiàn)子,魏獻(xiàn)子打算收下來。魏戊對閻沒和女寬說:“主人以不受賄賂聞名于諸侯,如果收下梗陽人的女樂,就沒有比這再大的賄賂了,您二位一定要勸諫”。閻沒和女寬答應(yīng)了。
退朝以后,閻沒和女寬等候在庭院里。開飯的時候,魏獻(xiàn)子讓他們吃飯。等到擺上飯菜,這倆人卻連連嘆氣。飯罷,魏獻(xiàn)子請他們坐下,說:“我聽我伯父說過:‘吃飯的時候忘記憂愁’,您二位在擺上飯菜的時候三次嘆氣,這是為什么?”閻沒和女寬異口同聲地說:“有人把酒賜給我們兩個小人,昨天沒有吃晚飯,剛見到飯菜時,恐怕不夠吃,所以嘆氣。菜上了一半,我們就責(zé)備自己說:‘難道將軍(魏獻(xiàn)子兼中軍元帥)讓我們吃飯,飯菜會不夠嗎?’因此再次嘆氣。等到飯菜上齊了,愿意把小人的肚子作為君子的內(nèi)心,剛剛滿足就行了。”魏獻(xiàn)子聽了,覺得閻沒和女寬是用這些話來勸自己不要受賄,就辭謝了梗陽人的賄賂。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誅求無度 | 《舊唐書·于頔傳》:“擅興全師,僭為正樂,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殺戮不辜,誅求無度,臣故定謚為厲。” |
戶限為穿 | 唐 李綽《尚書故實》:“(智永禪師)積年學(xué)書,禿筆頭十甕,每甕皆數(shù)石。人來覓書,并請題頭者如市,所居戶限為之穿穴。” |
安安靜靜 | 清 吳璿《飛龍全傳》第45回:“只見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靜靜,那頂門內(nèi)透出一條赤色真龍。” |
半路出家 | 《京本通俗小說 錯斬崔寧》:“先前讀書,后來看看不濟(jì),卻去改業(yè)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
不翼而飛 | 戰(zhàn)國 齊 管仲《管子 戒篇》:“無翼而飛者,聲也;無根而固者,情也。” |
大千世界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希運禪師》:“長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師云:‘雖然如此大千世界總在里許。’” |
雄心壯志 | 宋 歐陽修《蘇才翁挽詩二首》:“柳岸撫柩送歸船,雄心壯志兩崢嶸,誰謂中年志不成。” |
赴湯蹈火 | 晉 稽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湯蹈火。” |
將奪固與 | 先秦 李耳《老子》:“將欲奪之,必固予之。” |
遺世絕俗 | 宋·蘇軾《前赤壁賦》:“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