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龍不壓地頭蛇的成語故事

拼音qiáng lóng bù yā dì tóu shé
基本解釋比喻實力強大者也難對付當地的勢力。
出處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5回:“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讓我遠鄉之僧--也罷,這正是'強龍不壓地頭蛇'。”
強龍不壓地頭蛇的典故
唐僧師徒四人西行取經到車遲國,在倒換關文時與假國師虎力大仙發生了沖突,門外百姓要求國師求雨。孫悟空與他打賭求雨,虎力大仙當仁不讓,孫悟空見強龍不壓地頭蛇就讓他先求雨,自己暗中買通眾神,讓虎力大仙一敗涂地。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強龍不壓地頭蛇)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二話沒說 | 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正說中間,門外雷石柱慌慌張張進來,一把拉住老武,二話沒說,往外就走。” |
慘不忍睹 | 清 黃小配《洪秀全演義》:“尸首堆積,慘不忍睹。” |
掉舌鼓唇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9回:“妝女的呈嬌獻媚,令人消魂;耍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
空穴來風 | 戰國 楚 宋玉《風賦》:“臣聞于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 |
形神不全 |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遂遵也,然而形神不全。” |
繩鋸木斷 |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
明爭暗斗 | 馮玉祥《我的生活》:“于是兩方明爭暗斗,各不相讓,一天利害一天,鬧成所謂‘府院之爭’。” |
風流才子 | 唐 元稹《鶯鶯傳》:“清潤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風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 |
三長兩短 | 明 羅貫中《三遂平妖傳》:“萬一些后再有三長兩短,終不能靠著太醫活命。” |
刀光劍影 | 南朝 梁 吳筠《戰城南囚首》:“劍光揮夜電,馬汗晝成泥。”又《邊城將》:“刀含四尺影,劍抱七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