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間不界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間、界:今作:“尷尬”。比喻膚淺、不深刻,或做事不徹底。
出處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34卷:“‘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泛說若是謙辭。然圣人之為人,自有不可及處,直要做到底,不做個半間不界底人。”
例子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29卷:“其所引援,皆是半間不界無狀之人,弄得天下之事日入于昏亂。”
基礎信息
拼音bàn gān bù gà
注音ㄅㄢˋ ㄍㄢ ㄅㄨˋ ㄍㄚˋ
繁體半閒不界
感情半間不界是中性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不徹底。
近義詞不三不四、半間半界
英語neither fish,flesh nor fowl (neither hay nor gras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倒栽蔥(意思解釋)
- 道骨仙風(意思解釋)
- 奉命惟謹(意思解釋)
- 噓寒問暖(意思解釋)
- 憂喜交集(意思解釋)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意思解釋)
- 臨危受命(意思解釋)
- 皮開肉綻(意思解釋)
- 九霄云外(意思解釋)
- 流離顛沛(意思解釋)
- 毀于一旦(意思解釋)
- 困而不學(意思解釋)
- 海底撈月(意思解釋)
- 大張旗鼓(意思解釋)
- 斷香零玉(意思解釋)
- 女扮男裝(意思解釋)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釋)
- 心煩意亂(意思解釋)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釋)
- 賢母良妻(意思解釋)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釋)
- 閑情逸趣(意思解釋)
- 綿里藏針(意思解釋)
- 地丑德齊(意思解釋)
- 背鄉離井(意思解釋)
- 伸手不見五指(意思解釋)
- 諸如此類(意思解釋)
- 撥亂濟危(意思解釋)
※ 半間不界的意思解釋、半間不界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謹小慎微 | 原指對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謹慎小心的態度;形容非常謹慎。現指對細小的問題過分小心;流于畏縮。 |
金屋藏嬌 | 金屋:富麗華貴的房屋;嬌:阿嬌;指漢武帝劉徹的姑母長公主劉嫖的女兒。原指漢武帝劉徹要用金屋接納阿嬌作婦。后指特別寵愛某美貌女子;也特指納妾。 |
反復無常 | 反復;顛過來倒過去;無常:沒有常態。經常變化沒有穩定的狀態。形容變動不定或狡詐多變。 |
冷若冰霜 |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樣。比喻對人對事十分冷淡;沒有一絲熱情。有時也指面目或態度嚴厲;使人無法靠近。 |
發綜指示 | 獵人發現野獸的蹤跡,指示獵狗跟蹤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縱指揮。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楊柳依依 | 楊柳:古詩文中楊柳通用,泛指柳樹。依依:輕柔的樣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贈,表示依依惜別。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 |
陳言務去 | 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指寫作時務必要去掉陳舊的言辭。 |
和風細雨 | 溫和的風和細小的雨。本指自然現象;現多指用和緩的態度和方式處理問題。 |
舉賢任能 | 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
不費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不花一點力氣。 |
有權有勢 | 勢:地位和權力。既有權力,又有地位。 |
前腳后腳 | 比喻緊跟著。 |
連珠炮 | 連續的火炮。比喻說話很快。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常與“人不可貌相”連用;比喻不能憑人的相貌或現狀來測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來。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
臭名昭著 |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
一剎那 | 剎那:梵文ksana的音譯。指十分短促的時間。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語助詞;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仰望著高山,效法著大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無聲無息 | 息:音信;消息。沒有聲音;沒有氣息。形容沒有聲響;不為人覺察。 |
紛紅駭綠 | 紛:紛披;紅:指紅花;駭:散亂;綠:指綠葉。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形容花草樹木隨風擺動。 |
面授機宜 | 面:當面;授:教;傳授;機宜:適應時機的對策、辦法。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 |
慢條斯理 | 形容說話做事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
甘之如飴 | 把它看成像飴糖那樣甘甜。比喻甘心情愿地從事某種辛苦工作或雖處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 |
一網打盡 | 比喻一個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徹底肅清。 |
泣不成聲 | 泣:低聲哭。哭得噎住了;連聲音也發不出來。形容極度悲傷。 |
懲惡勸善 | 懲:責罰;勸:勉勵。懲罰壞人,獎勵好人。 |
蹊田奪牛 | 蹊:踐踏;奪:強取。因牛踐踏了田,搶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輕罰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