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薡蕫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薡蕫:草名,質地柔軟可制繩子。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識。
出處《爾雅 釋草》:“莢,薡蕫。”郭璞注:“似蒲而細。不知薡蕫者,豈不辨菽麥意乎?”
例子明·董斯張《吹景集·俗語有所祖》:“吾里謂愚者曰‘不知薡蕫’。”
基礎信息
拼音bù zhī dīng dǒng
注音ㄅㄨˋ ㄓ ㄉ一ㄥ ㄉㄨㄥˇ
感情不知薡蕫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人不懂事。
近義詞不辨菽麥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上下其手(意思解釋)
- 簞瓢屢空(意思解釋)
- 存而不議(意思解釋)
- 窮家富路(意思解釋)
- 臭名遠揚(意思解釋)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釋)
- 救經引足(意思解釋)
- 衣錦還鄉(意思解釋)
- 粗制濫造(意思解釋)
- 海水不可斗量(意思解釋)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釋)
- 斗水活鱗(意思解釋)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釋)
- 各行各業(意思解釋)
- 經史百子(意思解釋)
- 錯落有致(意思解釋)
- 知往鑒今(意思解釋)
- 汗馬功勞(意思解釋)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意思解釋)
- 出師不利(意思解釋)
- 慌不擇路(意思解釋)
- 暴露無遺(意思解釋)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釋)
- 千里命駕(意思解釋)
- 扯旗放炮(意思解釋)
- 抗塵走俗(意思解釋)
- 奸夫淫婦(意思解釋)
- 梟首示眾(意思解釋)
※ 不知薡蕫的意思解釋、不知薡蕫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天旋地轉 | 指天地轉動。比喻時事變遷。也形容人頭暈眼花的感覺。 |
一本正經 | 正經:莊重;正派。形容態度規矩而莊重。 |
燈蛾撲火 | 比喻自己找死。 |
徑情直遂 | 徑情:任意、隨心;遂:成功地滿足心愿。隨著自己的意愿;順利地達到目的;獲得成功。 |
人心歸向 | 向:歸向,向往。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向往的。 |
屈指一算 | 屈:彎曲。扳著指頭一算。 |
壞法亂紀 | 破壞法制和紀律。 |
拋磚引玉 | 拋出磚頭;引來白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 |
朝令夕改 | 早上發的命令;晚上就改變。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無所適從。 |
倒懸之危 | 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
快心滿志 | 見“快心遂意”。 |
學而不厭 |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厭:滿足。 |
安步當車 | 安:安詳從容;不慌不忙。步:步行;當: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權當是乘車。又借指人能安于貧賤自行其樂。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敲詐勒索 | 依仗權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 |
進銳退速 | 銳:迅速。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 |
狹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顛倒。 |
閑情逸致 | 逸:安閑;致:興致。指毫無事物所累;輕松超逸的情趣。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
禮壞樂缺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
迭床架屋 | 床上擱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復、累贅。 |
橫七豎八 | 有的橫著;有的豎著。形容雜亂無章;沒有條理。 |
無影無蹤 | 蹤:蹤跡。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偶語棄市 | 偶語:相對私語;棄市:在鬧市執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對私語也會遭到殺身之禍。 |
滿面春風 | 春風:春天溫暖的風。本指春風拂面;溫暖宜人。現指心情喜悅;滿臉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 |
唯利是圖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獨;圖:貪圖;追求。 |
竹籃打水一場空 |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