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言自口,莠言自口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莠言:壞話。好話出自他的口,壞話出自他的口。指人說話反復無常。
出處《詩經·小雅·正月》:“好言自口,莠言自口。憂心愈愈,是以有侮。”
基礎信息
拼音hǎo yán zì kǒu,yǒu yán zì kǒu
注音ㄏㄠˇ 一ㄢˊ ㄗˋ ㄎㄡˇ,一ㄡˇ 一ㄢˊ ㄗˋ ㄎㄡˇ
感情好言自口,莠言自口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分句;用于人說話等。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短褐不全(意思解釋)
- 識文斷字(意思解釋)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釋)
- 斷斷續續(意思解釋)
- 皮開肉綻(意思解釋)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釋)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釋)
- 見危致命(意思解釋)
- 作亂犯上(意思解釋)
- 光前啟后(意思解釋)
- 弟子孩兒(意思解釋)
- 拔苗助長(意思解釋)
- 飯囊酒甕(意思解釋)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釋)
- 黃耳傳書(意思解釋)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釋)
- 動魄驚心(意思解釋)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釋)
- 形影相隨(意思解釋)
- 滿面春風(意思解釋)
- 豐功偉績(意思解釋)
- 義不容辭(意思解釋)
- 慌不擇路(意思解釋)
- 暴露無遺(意思解釋)
- 逢人說項(意思解釋)
- 陰陽怪氣(意思解釋)
- 精兵強將(意思解釋)
- 母夜叉(意思解釋)
※ 好言自口,莠言自口的意思解釋、好言自口,莠言自口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音信杳無 | 沒有一點消息。 |
聞聲相思 | 聲:名聲。指思慕、欽仰有聲望的人。 |
前因后果 | 佛教講;先前種什么因;后來就結什么果;指事情發生的起因和它的結果。指事情的全部過程。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亂;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外圓內方 | 形容外表隨和;內里剛直。圓:圓通;方:方正。 |
算無遺策 | 算:計劃;遺策:失算。形容策劃精密準確,從來沒有失算。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 |
高步闊視 | 同“高視闊步”。 |
倒懸之危 | 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
撈一把 | 用不正當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達的大都會、大城市。 |
漫不經心 | 漫:隨便;不受約束;經心:在意;留心。說話辦事不用心考慮;隨隨便便;不在乎。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常與“人不可貌相”連用;比喻不能憑人的相貌或現狀來測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來。 |
道山學海 | 道、學:學問。學識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學識淵博。 |
將功折罪 | 將:拿;用;折:抵償。用功勞來抵償罪過。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
如出一轍 | 轍:車轍;車輪壓出的痕跡。象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
伸手不見五指 | 形容光線非常暗,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 |
屨及劍及 | 屨:鞋;及:趕上。形容人奮發興起,行動果斷迅速 |
師嚴道尊 | 為師之道要尊貴、莊嚴。《禮記 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宋 韓淲《澗泉日記》:“鄭康成事馬融,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漢之師道尊嚴如此。” |
力屈道窮 | 屈:竭,窮盡;道:途徑,辦法;窮:盡。力量辦法都已窮盡。 |
善自為謀 | 善于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辦法。 |
過五關斬六將 |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這是《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的故事。 |
十八層地獄 | 層:重。地獄: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靈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認為人在生時為非作惡,死后進入十八層地獄,不得翻身。比喻悲慘的報應。 |
連抵其隙 | 連續攻擊他談話中的漏洞。 |
滅絕人性 | 滅絕:完全失去;人性:人的性情。完全喪失了人的理性和情感。形容極端殘忍;像野獸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