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心理學會是由山西省心理學工作者組成的公益性、學術性社會團體,是中國心理學會和山西省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創建于1957年(當時稱謂太原市心理學會),是山西省民政廳審批備案、山西省科學技術協會主管的具有法人資格的群眾性學術團體。現掛靠在山西大學教育科學院,是我省現有的全省性學會中最早成立的學術組織之一。下設8個工作委員會和14個專業委員會。...
浙江省執業藥師協會(ZLPA)是按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要求,經浙江省民政廳核準登記于2003年8月8日在杭州成立。是一個浙江省的執業藥師和從事執業藥師相關工作人員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其宗旨是團結和組織廣大執業藥師,促進藥學的繁榮與發展、普及與提高,促進藥學人才的成長,促進藥學科學技術與經濟的結合;代表和維護執業藥師的合法權益,不斷增強執業藥師的法律、職業道德和專業素質,促進藥品質量和藥學服務質量的不斷提高,為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服務。...
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制和開發行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中國中藥協會、中國醫藥商業協會、中國藥師協會、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中國醫藥報刊協會、北京醫藥行業協會等多家學會、協會和事業單位作為創始發起人,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藥品安全合作聯盟。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制和開發行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中國中藥協會、中國醫藥商業協會、中國藥師協會、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南方醫...
承擔著北京市傳染性疾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學生常見病、病媒生物傳播疾病等預防與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和疫情報告和信息管理;食品衛生、環境衛生、放射衛生和職業衛生等健康危害因素的監測與干預;全市居民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和科研教學等工作。還承擔著首都重大政治、經濟、社會活動的公共衛生保障、首都生物反恐怖襲擊應急等任務。...
中國食品藥品國際交流中心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所屬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主要職責:開展食品藥品相關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開展與港、澳、臺地區食品藥品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組織實施非官方的食品藥品國際交流與合作項目;承擔食品藥品非官方公務來訪相關工作;組織食品藥品出國(境)團組、出國(境)培訓工作;舉辦食品藥品涉外會議、展覽,開展咨詢服務、培訓及技術交流;開展食品藥品國際政策法規研究,承擔相關信息服務工作;承擔有關境外非政府組織在中國境內登記設立代表機構等事項的技術審核工作;承擔國家局機關和直屬單位出國(境)培訓、舉辦國...
中心以探索神經信息處理機制和發展疾病診斷與治療新方法為主要目標,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光學腦成像與神經信息學;光學分子成像與系統生物學;數字生命與生物醫學信息學;光學探針與納米生物光子學;多模式生物醫學成像與組織光學。...
中心于2002年3月28日在原濟南市衛生防疫站基礎上組建而成,是濟南市政府對社會實施疾病預防控制與公共衛生技術管理和服務的公益性事業單位。為適應新時期疾控工作的任務和要求,進一步建立符合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特點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2021年9月完成中心科所調整。現有13個職能部室、20個業務科所及工會、團委、婦委會3個群團組織。中心不斷加強疾病預防綜合控制能力建設,加快濟南市預防醫學研究院和山東大學附屬疾控中心,建立院士工作站和泉城學者工作站,是國家人體生物樣品監測項目重點實驗室、全國環境與健康研究基地、全...
浙江省醫療服務管理評價中心是直屬于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機構規格為正處級。歷史沿革:前身為1983年成立的“浙江省醫學衛生學會辦公室”,1997年更名為“浙江省醫學學術交流管理中心”,2020年更名為“浙江省醫療服務管理評價中心”。2011年增掛“浙江省醫療質量控制與評價辦公室”。主要職責:1.承擔省級質控中心和技術指導中心的日常管理,組織起草醫療質量相關標準,開展全省醫療質量與安全的檢查、監測與評價,承擔等級醫院評審等具體實施工作,開展醫院質量管理的指導與服務。2.承擔全省醫師資格考試...
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藥品監督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按照省委工作要求,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藥品監督管理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主要職責是:(一)負責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安全監督管理。擬訂監督管理政策規劃,組織起草有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并監督實施。研究擬訂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新技術新產品的管理與服務政策。(二)負貴監督實施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標準以及分類管理制度。組織制定藥品、醫療器械地方性標準。配合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三)負責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生產環節的...
協會于2005年12月29日成立,是經河北省民政廳核準登記的具有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行業性社會團體,經民政部審核評估為5A級協會。協會目前擁有會員單位140余家,主要吸納了河北省內醫藥生產、流通、科研、教育、醫療衛生、投融資、環保節能等企業事業單位及相關經濟組織為會員。...
中國抗癌協會是我國腫瘤學科的國家一級學會。我會積極開展腫瘤學科的臨床與基礎性研究,舉辦國內外腫瘤學術會議。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開展防癌抗癌宣傳,普及腫瘤科學知識,提高公眾的防癌抗癌意識。...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于1985年3月經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批準成立,是依法登記,具有公益性、學術性、科普性的法人社會團體。是中國科協領導下的全國一級協會。協會宗旨是團結全國心理衛生學、心理學、醫學、社會學、教育學界等科學工作者開展心理教育、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工作,促進心理衛生科學技術的繁榮與發展,宣傳普及心理衛生知識,培養兒童、青少年的健全人格,維護和提高人民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提高道德水平,預防心理疾病,預防心身疾病,促進心理衛生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促進心理衛生事業的發展從而提高全民族的心理素質...
浙江省醫學會(ZhejiangMedicalAssociation)成立于1932年,是全省醫學科技工作者自愿組成并依法登記成立的學術性、公益性、非營利性法人社團,是浙江省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廣泛、作用最顯著的醫學科技團體之一;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揮黨和政府聯系醫學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是發展我省醫學科學技術和醫學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學會在省衛健委、省民政廳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下,在省科協的指導下,緊緊圍繞“抓學會活動,促學科建設,推動衛生事業發展”這一中心,著重抓住“以學術交流為基,以服務會員為...
上海市中醫文獻館,成立于1956年,直屬于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新中國最早成立的中醫藥科研單位之一。同時兼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中醫藥智庫分會會長單位、上海市中醫藥學會治未病分會以及醫史文獻分會主任委員單位。...
武漢血液中心成立于1952年,是全國最早建立的采供血機構之一,歷稱武漢市中心血庫、武漢市中心血站,2000年9月起使用現名,為全額預算撥款的公益性衛生事業單位。中心承擔武漢市轄區內醫療機構的臨床用血供應任務、本地區突發事件急救用血及向全省(鄰省)提供稀有血型的任務,履行省血液中心的職能,并負責全省采供血機構的業務指導、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以及輸血科學研究。...
1953年12月,淄博市衛生防疫站作為全省首批建立的10家衛生防疫站之一正式掛牌成立。按照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體制改革要求,2005年12月,淄博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原市衛生防疫站基礎上組建成立,是市衛生健康委所屬的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主要承擔全市疾病預防與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疫情報告及健康相關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監測與干預、實驗室檢測評價與分析、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技術管理與應用研究指導等工作任務。中心加掛淄博市預防醫學研究院、淄博市健康教育所、淄博市衛生檢測檢驗中心牌子。2020...
中國中藥協會成立于2000年12月,2018年之前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在國內代表中藥行業的權威社團法人組織,于2000年12月18日經民政部(民社登[2000]2號)批準成立。...
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系于2016年底,基于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人口健康方向所屬的健康科學研究所、營養科學研究所、中科院-馬普學會計算生物學伙伴研究所、中科院-二軍大轉化醫學研究院、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中科院上海實驗動物中心等“三所一院兩中心”整合組建而設立。2018年底經中科院正式發文批準,營養與健康所順利進入“率先行動計劃”特色研究所籌建序列。研究所立足上海、輻射長三角、服務全國,針對我國符合中國人群的營養健康標準缺失、慢病防控與健康促進的控制技術方法匱乏、生物醫學大數據資源流失分散等國...
武漢醫學會(原名為中華醫學會武漢分會)是醫學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群眾性學術團體,成立于1925年。學會下屬專科分會涵臨床醫技各科室,委員分布立足于武漢地區,覆蓋“1+8”城市圈,集中了武漢地區各醫療單位主要精英,團體會員單位110余家。本會是武漢地區醫學科技工作者自愿組成并依法登記的學術性、公益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醫學科技工作者的橋梁與紐帶,是武漢市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是發展武漢地區醫學科學技術和衛生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本會的宗旨是:遵守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規范,團結和動員廣...
中心成立于1989年,原名海南省紅十字會中心血站,隸屬海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是海南省唯一的公益采供血機構,承擔著全省臨床用血的宣傳、招募、采集、檢測、制備、貯存、供應、運輸和臨床用血技術的科研、指導與推廣任務。海南血液事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不斷完善“政府主導、多部門協作、全社會參與”的無償獻血長效機制,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城鄉”的血站服務體系。在全省建設“中心輻射型”采供血網絡,以海口總部為中心,向全省各市縣輻射,設立三亞、儋州、瓊海三個分中心及文昌、屯昌、萬寧、東方、黃流、五指山六個供血庫,...
2020年3月,根據《中編辦關于設立中國中醫藥科技發展中心等事項的批復》(中編辦復字〔2020〕38號),成立中國中醫藥科技發展中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直屬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主要職責:1、組織推進中醫藥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轉移服務與產業化。2、組織開展中醫藥科學技術、醫療保健技術、科研項目、平臺條件、產業發展和產品開發等方面的評價、評估等服務。3、開展中醫藥科技發展政策、戰略和規劃研究。4、承擔中醫藥科技項目管理工作。5、開展中醫藥科技領域交流研討、科普和培訓工作。6、開展中...
中心是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政策研究和咨詢機構,始建于1991年,前身為衛生部衛生經濟研究所,2019年經中央編辦和國家衛生健康委批準,更名為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中心內設8個研究部和4個職能處室。中心目前是世界衛生組織衛生體系加強合作中心,世界衛生組織分類、術語與標準合作中心,國際日間手術合作聯盟成員,國際衛生技術評估聯盟成員,亞洲衛生技術評估網絡主委會成員,亞太地區衛生費用核算網絡成員,亞太地區衛生籌資公平性組織成員。...
【湖南省醫學會】是1924年建立,辦事機構設學術、評獎、繼教、科普、醫鑒、期刊、財務、辦公室等部室;開展了學術交流、湖南醫學科技獎評獎、繼續醫學教育、大型醫用設備使用人員培訓統考、醫學科學普及、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等工作;辦有《中國醫師雜志》、《國際泌尿系統雜志》、《醫學臨床研究》和《臨床小兒外科雜志》4種醫學科技期刊。【湖南省醫師協會】是由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及單位會員自愿組成的全省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的群眾團體。是依法成立的社團法人。業務主管單位是省衛生廳,登記管理機關是省民政部門。協會的宗旨是發揮行業...
中心的前身,福州市衛生防疫站成立于1952年7月,是全國第一批甲級防疫站,2003年12月更名為福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承擔:疾病預防與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疫情報告及健康相關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監測評價與干預、實驗室檢測分析與評價、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技術管理與應用研究指導。中心成立以來,全面貫徹“預防為主”工作方針,加強全市傳染病和慢性病防控,有效應對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力保障各類重大活動,有序開展健康相關因素監測,全力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和服務,...
安徽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安徽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1955年成立于合肥,原名“安徽省血吸蟲病防治所”,1971年遷址蕪湖,1984年更名“安徽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安徽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2008年經省政府批準整體搬遷合肥。本所系政府舉辦的公益性一類事業單位,直屬于安徽省衛生健康委,正處級建制,編制60人。本所設有辦公室、血吸蟲病預防控制與應急辦公室(健康教育科)、寄生蟲病預防控制科、中心實驗室、科教科(《熱帶病與寄生蟲學》雜志編輯部)、寄生蟲病媒介生物控制室、行政管理科、退離休管理辦公室等8個職能...
青海省醫藥衛生學會聯合辦公室是1982年8月經省編委批準成立的縣級全額衛生事業單位,是隸屬于省衛計委的全省衛生計生行業綜合服務機構。下設13個科級部門。主要承擔全省醫藥衛生專家庫建設、管理工作;全省醫學考試考務、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執業注冊、變更管理;醫學技術準入、科技成果評價和專業技術職稱評審技術支撐工作;全省衛生計生專業技術人員繼續醫學教育管理;醫療事故和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鑒定;省際、國際醫學科技交流;承擔全省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督導檢查;全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關管理工作;《青海醫藥雜志》、《高原醫學雜志...
廣州健康院”)是由中國科學院、廣東省和廣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從事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化學生物學、感染與免疫、公共健康、科研裝備研制等研發的科研機構,于2006年3月獲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批準正式成立,是中國科學院第一個與地方共建、共管、共有的新型研發機構。廣州健康院面向人類健康與“健康中國”戰略,聚焦生命健康領域前沿重大科學問題和重要疾病機理,以建成國際一流的生物醫藥與健康領域新型研發機構和創新人才培養高地為目標,提供保障人類健康和疾病防控的原創性基礎理論、突破性前沿技術與系統性解決方案為使命,優化科技成果...
中心是在撤消連云港市衛生防疫站、連云港市皮膚病防治所、連云港市健康教育所等3個財政撥款事業單位的基礎上進行優化組合,重新組建而成,并于2002年4月28日正式掛牌,同時保留了“健康教育所”、“結核病防治所”、“放射衛生防護所”和“皮膚病防治所”四塊牌子。中心設有辦公室、黨辦(人事處)、監察室、財務科、總務科、科研質管科、綜合業務辦、急性傳染性疾病防制科、慢性傳染性疾病防制科、性病艾滋病防治科、免疫規劃科、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制科、寄生蟲與地方病防制科、放射衛生與病媒生物科、食品與學校衛生科、職業與環境衛生科...
浙江省醫師協會于2001年4月6日成立,是經浙江省民政廳登記注冊,由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及單位會員自愿組成的全省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的群眾團體,是省一級協會,是獨立的法人社團。本會的宗旨是發揮行業指導、服務、自律、協調、監督作用,團結和組織全省醫師遵守國家憲法、法律、法規和政策,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弘揚以德為本,救死扶傷人道主義的職業道德,努力提高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維護醫師的合法權益,為我國人民的健康和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中心成立于1978年,正縣處級單位,是全省規模最大、力量最強的采供血機構,履行省級血液中心職能,承擔著昆明地區260余家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和急救用血保障任務,以及全省各州市采供血機構的業務技術指導、血液集中化檢測和全省血液調配等工作。中心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承“生命相托,丹心為民”的理念,在云南衛生事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血液中心占地面積20畝,擁有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業務用房11000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1.35億元。目前中心為昆明地區260多家醫療機構提供臨床醫療用血和輸血技術服務。血液中心建立近40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