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東皇太一》翻譯及注釋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譯文:吉祥日子好時辰,恭敬肅穆娛上皇。
注釋:九歌:《楚辭》篇名。原為傳說中的一種遠古歌曲的名稱,屈原據(jù)民間祭神樂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東皇太一:天神名,具體是何種神祇,歷代學者說法不一。吉日:吉祥的日子。辰良:即良辰。穆:恭敬肅穆。愉:同“娛”,此處指娛神,使神靈愉快、歡樂。上皇:即東皇太一。
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
譯文:手撫長劍玉為環(huán),佩玉鏗鏘聲清亮。
注釋:珥:指劍柄上端像兩耳突出的飾品。璆:形容玉石相懸擊的樣子。鏘:象聲詞,此處指佩玉相碰撞而發(fā)出的聲響。
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
譯文:華貴坐席玉鎮(zhèn)邊,滿把香花吐芬芳。
注釋:瑤席:珍貴華美的席墊。瑤,美玉。玉瑱:同“鎮(zhèn)”,用玉做的壓席器物。盍:同“合”,聚集在一起。瓊芳:指赤玉般美麗的花朵。瓊,赤色玉。
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
譯文:蕙草裹肉蘭為墊,祭奠美酒飄桂香。
注釋:蕙:香草名,蘭科植物。肴蒸:大塊的肉。藉:墊底用的東西。椒漿:用有香味的椒浸泡的美酒。
揚枹兮拊鼓,疏緩節(jié)兮安歌;
譯文:高舉鼓槌把鼓敲,節(jié)拍疏緩歌聲響,
注釋:枹:鼓槌。拊:敲擊。安歌:歌聲徐緩安詳。
陳竽瑟兮浩倡;
譯文:吹竽鼓瑟聲悠揚。
注釋:陳:此處指樂器聲大作。浩倡:倡同“唱”;浩倡指大聲唱,氣勢浩蕩。
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
譯文:群巫嬌舞服飾美,香氣四溢香滿堂。
注釋:靈:楚人稱神、巫為靈,這里指以歌舞娛神的群巫。偃蹇:指舞姿優(yōu)美的樣子。姣服:美麗的服飾。芳菲菲:香氣濃郁的樣子。
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
譯文:眾音齊會響四方,上皇歡欣樂安康。
注釋:五音:指宮、商、角、徵、羽五種音調(diào)。繁會:眾音匯成一片,指齊奏。君:此處指東皇太一。
屈原簡介
唐代·屈原的簡介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漢族,出生于楚國丹陽,名平,字原。戰(zhàn)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nèi)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汩羅江懷石自殺,端午節(jié)據(jù)說就是他的忌日。他寫下許多不朽詩篇,成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在楚國民歌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他創(chuàng)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jīng)》并稱“風騷”二體,對后世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積極影響。
...〔 ? 屈原的詩(2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