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二三四五路线-国产一级高清-国产一级毛片卡-国产一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中文字幕在线高清

您好!歡迎訪問忙推網(wǎng)! 字典 詞典 詩詞
首頁 > 詩文 > 范曄的詩 > 張衡傳

張衡傳

[南北朝]:范曄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jīng),貫六藝。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è)人也。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jīng),貫六藝。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

  順帝初,再轉(zhuǎn),復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自去史職,五載復還。

  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fā)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fā)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fā)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嘗一龍機發(fā)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后數(shù)日驛至,果地震隴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時政事漸損,權移于下,衡因上疏陳事。后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嘗問天下所疾惡者。宦官懼其毀己,皆共目之,衡乃詭對而出。閹豎恐終為其患,遂共讒之。衡常思圖身之事,以為吉兇倚仗,幽微難明。乃作《思玄賦》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為河間相。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又多豪右,共為不軌。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張衡傳譯文及注釋

譯文

  張衡,字平子,是南陽郡西鄂縣人。張衡年輕時就擅長寫文章,曾到“三輔”一帶游學,趁機進了洛陽,在太學學習,于是通曉五經(jīng),貫通六藝,雖然才華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驕傲自大。(他)平時舉止從容,態(tài)度平靜,不喜歡與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間,他被推舉為孝廉,卻不應薦,屢次被公府征召,都沒有就任。此時社會長期太平無事,從王公貴族到一般官吏,沒有不過度奢侈的。張衡于是摹仿班固的《兩都賦》寫了《二京賦》,用它來(向朝廷)諷喻規(guī)勸。(這篇賦,他)精心構(gòu)思潤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將軍鄧騭認為他的才能出眾,屢次征召他,他也不去應召。

  張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氣象和歷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漢安帝常聽說他擅長術數(shù)方面的學問,命公車特地征召他,任命他為郎中。兩次遷升為太史令。于是,張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陰陽之學(包括天文氣象歷法諸種學問),精辟地研究出測天文儀器的正確道理,制作渾天儀,著成《靈憲》《算罔論》等書籍,論述極其詳盡。

  (漢)順帝初年,(張衡)又兩次轉(zhuǎn)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職。張衡不趨附當時的那些達官顯貴,他所擔任的官職,總是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從太史令上離任后,過了五年,又回到這里。

  順帝陽嘉元年,張衡又制造了候風地動儀。這個地動儀是用純銅鑄造的,直徑有尺,上下兩部分相合蓋住,中央凸起,樣子像個大酒樽。外面用篆體文字和山龜鳥獸的圖案裝飾。內(nèi)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銅柱,銅柱的周圍伸出八條滑道,還裝置著樞紐,用來撥動機件。外面有八條龍。龍口各含一枚銅丸,龍頭下面各有一個蛤蟆,張著嘴巴,準備接住龍口吐出的銅丸。儀器的樞紐和機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隱藏在酒尊形的儀器中,覆蓋嚴密得沒有一點縫隙。如果發(fā)生地震,儀器外面的龍就震動起來,機關發(fā)動,龍口吐出銅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銅丸震擊的聲音清脆響亮,守候機器的人因此得知發(fā)生地震的消息。地震發(fā)生時只有一條龍的機關發(fā)動,另外七個龍頭絲毫不動。按照震動的龍頭所指的方向去尋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實際發(fā)生的地震來檢驗儀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靈驗如神。從古籍的記載中,還看不到曾有這樣的儀器。有一次,一條龍的機關發(fā)動了,可是洛陽并沒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學者都奇怪它這次沒有應驗。幾天后,驛站上傳送文書的人來了,證明果然在隴西地區(qū)發(fā)生地震,大家這才都嘆服地動儀的絕妙。從此以后,朝廷就責成史官根據(jù)地動儀記載每次地震發(fā)生的方位。

  當時政治昏暗,中央權力向下轉(zhuǎn)移,張衡于是給皇帝上書陳述這些事。后來被升為侍中,皇帝讓他進皇宮,在皇帝左右,對國家的政事提意見。皇帝曾經(jīng)向張衡問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誰。宦官害怕張衡說出他們,都給他使眼色,張衡于是沒對皇帝說實話。但那些宦黨終究害怕張衡成為禍患,于是一起詆毀他。張衡常常思謀自身安全的事,認為福禍相因,幽深微妙,難以看清,于是寫了《思玄賦》表達和寄托自己的情思。

  (漢順帝)永和初年,張衡調(diào)離京城,擔任河間王的相。當時河間王驕橫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戶,豪門大戶他們一起胡作非為。張衡上任之后治理嚴厲,整飭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黨的姓名,一下子同時逮捕,拘押起來,于是上下敬畏恭順,稱贊政事處理得好。(張衡)在河間相位上任職三年,給朝廷上書,請求辭職回家,朝廷任命他為尚書。張衡活了六十二歲,于永和四年去世。

注釋

節(jié)選自《后漢書·張衡傳》(中華書局版)。范曄(-),字蔚宗,南朝宋順陽(在今河南淅川東)人,歷史學家。

南洋西鄂:南陽郡的西鄂縣,在今河南南陽。

屬(zhǔ)文:寫文章。屬,連綴。

游于三輔:在三輔一帶游學。游,游歷,游學,指考察學習。

京師:指東漢首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太學:古代設在京城的全國最高學府,西漢武帝開始設立。

遂:于是。

通:通曉,全面透徹地理解。

貫:貫通,與“通,為近義詞。

五經(jīng):漢武帝時將《詩》《書》《禮》《易》《春秋》定名為“五經(jīng)”。

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種學問和技藝。

高于世:比世上的人高明。于:比。

驕尚之情:驕傲自大的情緒。尚:矜夸自大。

從容:從容穩(wěn)重,不急躁。淡靜:恬淡寧靜,不追慕名利。

永元中,舉孝廉不行:永元:東漢和帝劉肇的年號(公元年-年)。

連辟公府不就:連,屢次。辟,(被)召請(去做官)。公府,三公的官署。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不就:不去就職。以上幾句的主語“衡”,承前省略。

時天下承平日久:時,當時。承平,太平,指國家持續(xù)地太平安定。日久,時間長。

王侯:封王封侯的大官貴族。

莫:無指代詞,表示“沒有誰”的意思。

逾侈:過度奢侈。

乃:于是,就。

擬:模仿。

班固(-):字孟堅,東漢著名的史學家和文學家。

《兩都》:指《兩都賦》,分《西都賦》《東都賦》。

《二京賦》:指《西京賦》《東京賦》。

因:介詞,通過。后省賓語“之”。

以:連詞。

諷諫:用委婉的語言進行規(guī)勸而不直言其事。

精思傅會:精心創(chuàng)作的意思。

乃:才。

鄧騭(zhi):東漢和帝鄧皇后的哥哥,立安帝,以大將軍的身份輔佐安帝管理政事。

奇其才:認為他的才能出眾。奇,認為……奇,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奇:奇特,少有的。

累召:多次召請。應:接受。

機巧:設計制造機械的技藝。巧,技巧技藝。

致思:極力鉆研。致,極,盡。

陰陽:指日月運行規(guī)律。

歷算:指推算年月日和節(jié)氣。

于:對于。于……:介賓短語后置,譯時提前作狀語。

雅聞:常聽說。雅,副詞,素來,常。術學:關于術數(shù)方面的學問,指天文歷算等。

公車:漢代官署名稱,設公車令。

特征:對有特出才德的人指名征召,為的與平常的鄉(xiāng)舉里選相區(qū)別,故稱特征。

拜:任命,授給官職。

郎中:官名。

再遷:再,兩次。遷,調(diào)動官職。

太史令:東漢時掌管天文歷數(shù)的官,與西漢以前掌管天象歷法兼有修史之責的太史令職責不完全相同。

遂乃:于是就。

研核:研究考驗。

陰陽:哲學名詞,指兩種對立的事物,如日月,寒暑等,這里指天象歷算。

妙盡:精妙地研究透了。

璇璣:玉飾的測天儀器。

正:道理。

渾天儀:一種用來表示天象的儀器,類似的天球儀。

《靈憲》:一部歷法書。

《算罔》:一部算術書。

詳明:詳悉明確。

再轉(zhuǎn):兩次調(diào)動官職。第一次由太史令調(diào)任公車司馬令,第二次由公車司馬令又調(diào)任太史令。

復:又。

當世,指權臣大官。

輒:常常,總是。

積年:多年。徙:指調(diào)動官職。

自去史職,五載復還:自;自從,表時間。

陽嘉:東漢順帝劉保的年號(公元--)。

候風地動儀:測驗地震的儀器。據(jù)竺可楨考證,這是兩種儀器,一是測驗風向的候風儀,一是測驗地震的地動儀。

以:用。

員徑八尺:員徑:圓的直徑。員,通“圓”。

合蓋隆起:上下兩部分相合蓋住,中央凸起。隆,高。

尊:同“樽”,古代盛酒器。

飾:裝飾。“飾”后省賓語“之”,“之”代候風地動儀。

以:用。據(jù)有人研究,候風地動儀外部八方書寫不同的篆文以表明方位,腳部裝飾山形,東南西北分別繪畫代表四方的龍朱雀虎玄武(龜蛇)。

都柱:大銅柱。都,大。“都柱”就是地動儀中心的震擺,它是一根上大下小的柱子,哪個方向發(fā)生地震,柱子便倒向哪邊。傍,同“旁”,旁邊。

施關發(fā)機:設置關鍵(用來)拔動機件,意思是每組杠桿都裝上關鍵,關鍵可以撥動機件(指下句所說的“龍”)。

外有八龍,首銜銅丸:龍,指龍形的機件。首,頭。

下有蟾蜍(chánchú),張口承之:下,指龍首下面。蟾

牙機巧制:互相咬合制作精巧的部件。

尊中:酒樽形的儀器里面。

覆蓋周密無際:指儀器蓋子與樽形儀器相接處沒有縫隙。

如有地動,尊則振龍:地動,地震。則,就。振,振動。機發(fā)吐丸,而蟾蜍銜之。

機發(fā):機件撥動。

而:順承連詞,不必譯出。

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激揚,這里指聲音響亮。伺者,守候觀察候風地動儀的人。

發(fā)機:撥動了機件。

七首:指其余七龍之首。龍首,互文,都指龍首。

驗之以事,即以事驗之:驗,檢驗,驗證。

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自,在,可譯為“在……中”。

嘗一龍機發(fā),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嘗,曾經(jīng),曾有一次。而,可是。

驛:驛使,古時驛站上傳遞文書的人。

至:指來到京師。

果:果然。

隴西:漢朝郡名,在今甘肅省蘭州市臨洮縣隴西縣一帶。“隴西”前省介詞“于”(在)。

于是皆服其妙:其,它,代候風地動儀。妙,巧妙,神奇。

乃:便。

地動:地震。

所從方起:從哪個方位發(fā)生。

時:當時。損:腐敗。因:于是。

遷:升遷。

帷幄:指帝王。天子居處必設帷幄,故稱。

諷議:諷諫議論;婉轉(zhuǎn)地發(fā)表議論。

左右:身邊。

嘗問天下所疾惡者:嘗,曾經(jīng)。疾,憎恨;惡,指壞人壞事。

目之:給他遞眼色。目:名詞活用為動詞。

詭對:不用實話對答。

閹豎:對宦官的蔑稱。

讒:毀謗。

圖身之事:圖謀自身安全的事。

吉兇倚伏:禍福相因。出《老子》: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幽微難明:幽深微妙,難以看清。

宣寄情志:表達和寄托自己的情意。

永和初,出為河間相:永和:也是東漢順帝的年號(公元-)。

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時,當時。國王,即河間王劉政。典憲,制度法令。

豪右:豪族大戶,指權勢盛大的家族。

不軌:指行動越出常軌的事,即違反法紀的事。

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下車:官員初到任。治威嚴,樹立威信。治,整治。整法度,整頓法紀制度。

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陰知,暗中察知。

上下肅然,稱為政理:肅然,這里是敬畏恭順不敢為非做歹的意思。

視事三年,上書乞骸(hái)骨:視事,這里指官員到職工作。乞骸骨, 古代官吏因年老請求退職的一種說法。

尚書,官名,不同朝代的尚書職權不一樣,東漢時是在宮廷中協(xié)助皇帝處理政務的官。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zú)。卒:死。

張衡傳鑒賞

  衡善機巧,尤致思于天文、陰陽、歷算。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征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遂乃研核陰陽,妙盡璇璣之正,作渾天儀,著《靈憲》、《算罔論》,言甚詳明。

  《張衡傳》以張衡“善屬文”“善機巧”“善理政”為綱組織全文,顯示了張衡作為文學家、科學家、政治家的才干與成就。范曄繼承了司馬遷、班固等人關于史傳文寫作的傳統(tǒng),并因人取事,因事敷文,形成了自己記寫人物傳記的特色。張衡一生行事眾多,成就卓著,品格高尚,如何取其精又不失于偏,慮及全又不流于繁,寫其形又得其神,確要費一番匠心。

  敘學習,顯示其成就的基礎。張衡的朋友崔瑗曾稱贊他說:“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數(shù)術窮天地,制作侔造化。瑰辭麗說,奇技偉藝,磊落炳煥,與神合契。”張衡多才多藝,德高品潔,是和他的學習、實踐分不開的。范曄寫他的學習,說他“少善屬文”,自幼聰穎明慧,而更突出了他的“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張衡系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人,而游學到“三輔”之地,并進入京城洛陽太學參觀、學習。當時學界盛行的是“章句之學”,完全是一套陳腐的死學問,張衡涉足社會,不惜遠游,目標遠大,直入太學,這就使他達到“通五經(jīng),貫六藝”的地步。把五經(jīng)、六藝都融會貫通了,他不是食而不化,也非固步自封,不僅讀書本而且看實際,不只鉆典籍而且研技藝,不單捧冊頁而且知世情。張衡貫古通今,知書識世,明道諳理,可是“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謙虛謹慎,既是取得重大成就的條件,也是為人處世的美德。作者僅用了三十四個字,就概及張衡學習的各個方面:內(nèi)容、方法、精神、成就。這真可謂用墨精當?shù)媚苁蘸S谏祝s龍成寸。作者先敘張衡的學習,為下文敘述他的善為人、善作文、善機巧、善理政奠定了基礎。

  敘品行,顯示其高尚的節(jié)操。張衡對為官作宦,“從容淡靜”;對貪官酷吏,嫉惡如仇;對科學技術,不遺余力。有的人把學問作為沽名之具,釣利之餌,登官之梯,而張衡參透人生,潔身自守,他辭謝了多次的舉薦與征召。作者連用“連辟”“累召”“不行”“不就”“不應”等詞語,強調(diào)了他的不慕利祿,無意仕途。后來的出仕,也只是“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一些從事科技、史學方面的業(yè)務性職務。“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他不想握權柄以抬高地位,居高位以謀私利。

  張衡沒有官欲,但并非沒有官才。他有著敏銳的政治眼光,清醒的政治頭腦,高明的政治手腕。他看到“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不惜花了十年工夫,模擬班固的《兩都賦》,而寫了《二京賦》。在《西京賦》和《東京賦》中,極力鋪寫了二京的所有宮室、動植物、游俠辯論之士、角牴大儺之戲,諷諫當朝的窮奢極侈。這是婉轉(zhuǎn)的諷喻。有時他也挺身而出“上疏陳事”,“諷議左右”,向皇上直言進諫,彈劾奸佞。一旦由他掌握了一定權力,也就大力剪鋤奸徒丑類。他出為河間王劉政的相時,看到劉政驕奢,“不遵典憲,又多豪右,共為不軌”,他一到任就能“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收到“上下肅然,稱為政理”的效果,可見張衡不僅具有如何做官的認識、理論,而且有著實際施行的本領。

  張衡上究天文,下窮地理,精于歷算,擅于機械,自然也洞察當時社會世情。官場之中,有日天地黑,無風海生浪,所以他先是不做官,想潔身避禍,后來不得不入官場,順帝“嘗問衡天下所疾惡者。宦官懼其毀己,皆共目之”。“衡乃詭對而出”,避其鋒芒,巧為應對。即令這樣,那幫閹豎還“共讒之”,使他更明白在那種政治漩渦中,如履春冰,如捋虎尾,確實是“吉兇倚伏,幽微難明”,而要“常思圖身之事”。當他狠狠打擊了河間王的惡勢力后,也就急流勇退,做出了極明智的決策:“上書乞骸骨”,請求退休還鄉(xiāng)了。從他的《四愁詩》《思玄賦》《歸田賦》中,都看出作為一個正直的官吏、有為的學者,在當時內(nèi)心的苦悶,無力除惡,無法避禍,只有獨善其身了。

  敘術業(yè),顯示其卓著的成就。張衡在天文、數(shù)學、地理、氣象、機械制造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在文學、詩賦、繪畫方面成績斐然。郭沫若曾評價說:“如此全面發(fā)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見”,“萬祀千令,令人敬仰”。范曄為之作傳時,既要顧及全面,又要突出重點。文中以“研核陰陽,妙盡璇機之正,作渾天儀,著《靈憲》《算罔論》,言甚詳明”概及了他多方面的貢獻,而重點寫候風地動儀。候風地動儀是張衡首創(chuàng),在科技史上居重要地位。傳記從地動儀的質(zhì)地、尺寸、規(guī)模、形體、文飾以至整個結(jié)構(gòu)的“巧制”、測定時的效驗,做了井然有序的詳明介紹。“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著一“神”字,極寫儀器功效。“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表明此乃史無前例的獨創(chuàng)。更用京師學者最初“咸怪其無征”,后來“果地震隴西。于是皆服其妙”的典型細節(jié),充分證明了張衡“妙盡璇機之正”的“妙”,“善機巧”的“善”。

  這篇傳記僅以七百余字就概及張衡六十二年中善屬文、善機巧、善理政等方面的杰出成就。全文以時間為序,敘其一生;以“善”為綱,統(tǒng)率題材;以“妙”為目,傳其精神,因而所寫方面多而不雜,事跡富而不亂,文雖簡而概括全。范曄之所以能“驅(qū)萬途于同歸,貞百慮于一致,使眾理雖繁,而無倒置之乖,群言雖多,而無棼絲之亂”(《文心雕龍·附會》),就在于抓住了總綱領,并內(nèi)蘊著相互關系。張衡正由于潛心于學才達到“通五經(jīng),貫六藝”的境界,才使他具有了“善機巧”的知識與才干,也使他具有了“不慕當世”的胸襟。不去追名逐利,求官謀宦,才能居郎中的微職“積年不徙”,得“約己博學,無堅不鉆”,有了創(chuàng)造發(fā)明。他的做官,不是為了榮華富貴,而是以利于科學研究。當不得不被推上政治舞臺時,還始終保持著明智的頭腦。作者將張衡于自然科學、文學、政治活動方面的表現(xiàn)統(tǒng)一了起來,寫出了一個真實的人、偉大的人。

  本文除揭示了張衡多方面事跡的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外,善于剪裁也是使本文成功的重要因素。如寫“善屬文”,就以寫《二京賦》為主,略涉《思玄賦》,其他甚至不提及;寫“善機巧”,以詳寫候風地動儀為主,其他科技成果則為輔;寫“善理政”,以整治法度、收擒奸黨為主,請求辭職、上調(diào)擢升則為次。在文學、科學、政事三方面,都體現(xiàn)了他“從容淡靜”的個性,又突出了“善機巧”的特點,使張衡這么個偉大的形象輝耀于讀者面前。

范曄簡介

唐代·范曄的簡介

范曄

范曄(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史學家,順陽(今河南淅川南)人。官至左衛(wèi)將軍,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曄因為“左遷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刪眾家《后漢書》為一家之作”,開始撰寫《后漢書》,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謀反罪被殺止,寫成了十紀,八十列傳。原計劃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漢書》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劉昭從司馬彪的《續(xù)漢書》中抽出來補進去的。其中《楊震暮夜卻金》已編入小學教材,《強項令》選入中學教材。

...〔 ? 范曄的詩(6篇)

猜你喜歡

跋虞丞相與趙撙節(jié)使帖還其猶子濟二首

宋代楊萬里

虞丞相與趙將軍,同策江淮第一勛。

大羽進賢今寂寞,凌煙頌里感風云。

園中賞梅

宋代陸游

行遍茫茫禹畫州,尋梅到處得閑游。

春前春後百回醉,江北江南千里愁。

水中蒲

元代胡奎

青青江上蒲,宛宛水中魚。楚楚東家女,盈盈樓上居。

泠泠撫瑤瑟,粲粲被羅襦。昔如昆山玉,今如濁水珠。

濕水謠

宋代耶律鑄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后,幾度窮兵戰(zhàn)不還。

賦得瓊島春云送戴廷禮還鄉(xiāng)

明代韓殷

仙峰削出玉璘珣,閬苑紅云片片新。晴帶輕煙迎彩仗,暖浮蒼藹護朱輪。

望中誤起河陽恨,夢里還疑楚水春。最是六街過雨后,獨留青影送行人。

觀史而倦輒成短句意或有在不復次第覽者幸貸其拙云 其六

倪岳

五代悠悠轉(zhuǎn)盻間,安榮不動卻如山。但知長樂全身地,大節(jié)孤忠總是閑。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造句 英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 | 亚洲日本综合 |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云霸高清 | 无圣光福利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影视 | 久久久久久久久性潮 | 免费观看成年人网站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小说 | 欧美特黄一区二区三区 | 香港一级特黄高清免费 | 日韩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自拍视频第一页 | 91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依依成人综合在线网址 | 在线视频中文 |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 | 免费高清在线爱做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国产步兵社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成人中文网 | 91啦丨国产丨 | 国产乱理片在线观看夜 |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网址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国产专区一区 |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 性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片18在线观看 | 91成人网 | 国产成人国产在线观看入口 | 另类专区亚洲 | 成年人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 欧美三级黄色大片 | 成人18免费软件 | 亚洲国产欧美精品 |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 荡女妇边被c边呻吟久久 | 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柳州莫青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日本 | 日本成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