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雨
[唐代]:李白
卷簾聊舉目,露濕草綿芊。
古岫藏云毳,空庭織碎煙。
水紋愁不起,風線重難牽。
盡日扶犁叟,往來江樹前。
卷簾聊舉目,露濕草綿芊。
古岫藏雲毳,空庭織碎煙。
水紋愁不起,風線重難牽。
盡日扶犁叟,往來江樹前。
譯文
煙雨朦朧,詩人卷起窗簾抬頭向外眺望,雨水打濕草木,那蓊蓊郁郁的草看上去柔軟、薄弱像絲綿一樣,很是茂盛的樣子。
那邊的一個神秘的石洞上浮著稀疏的白霧,庭院上面到處充滿了支離破碎的細煙。
雨點輕打江水,一波波水紋向四周散去,猶如憂愁四散,其實他并無法真正的憂愁。吹拂的風像千斤重,難以連成一片,斷斷續續。
終日忙碌的老農忙于耕種,在這樣陰沉潮濕的天氣也不休息一刻,趁著煙雨天耕種江邊上肥沃的田地,江邊上一片繁忙。
注釋
①綿芊:指草木像絲綿那樣柔軟、薄弱、纖細的樣子很茂盛。
②古岫(xiù):本意為巖穴,表示古老神秘的石洞。云毳(cuì):本意指毛發,表示云朵清淡、稀薄、朦朧的樣子。
③空庭:幽寂的庭院。
④水紋:水的波紋。
⑤叟(sǒu):指年老的男人。老叟,即老年人。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
清代:
丘逢甲
七百年來掩塵土,石與大夫俱氏古。大夫何許人?
乃是紫虛仙人四世孫。宅在梅州州北門。眼前不見大夫宅,止見大夫下馬石。
七百年來掩塵土,石與大夫俱氏古。大夫何許人?
乃是紫虛仙人四世孫。宅在梅州州北門。眼前不見大夫宅,止見大夫下馬石。
明代:
劉宗周
澤畔行吟起宿鳧,旅情嘹唳帶僧孤。不辭累月留方丈,那惜浮生過轆轤。
小徑暗荒筠作杖,新巢先落燕將雛。繁華莫問前朝事,止許西來度一蘆。
澤畔行吟起宿鳧,旅情嘹唳帶僧孤。不辭累月留方丈,那惜浮生過轆轤。
小徑暗荒筠作杖,新巢先落燕將雛。繁華莫問前朝事,止許西來度一蘆。
宋代:
楊萬里
從教節序暗相催,歷日塵生懶看來。卻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開。
從教節序暗相催,曆日塵生懶看來。卻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開。
清代:
樊增祥
了無暑。南來幾、梅風吹霽虹雨。博山煙一縷。輕度魫窗,縈帶芳樹。
羅衣楚楚。添半臂、泥金剛彀。玉簟龍鱗似水,仗六曲畫屏風,把新寒防護。
了無暑。南來幾、梅風吹霽虹雨。博山煙一縷。輕度魫窗,縈帶芳樹。
羅衣楚楚。添半臂、泥金剛彀。玉簟龍鱗似水,仗六曲畫屏風,把新寒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