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資料簡介
張思之(1927年11月-2022年6月24日),中國北京市吳欒趙閻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北京市義派律師事務所名譽理事長、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憲法與人權專業委員會顧問、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曾經出任“江青四人幫兩案”辯護小組負責人。2022年6月24日13時25分,張思之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早年輾轉
張思之,1927年生于鄭州。1938年,11歲時舉家逃難到四川,在綿陽上學。父親是一名醫生,很快在當地建立了名望。16歲,張思之放棄上學,參加遠征軍,入炮軍第五團,屬團部特務連,工作是發報,印度駐扎一年多,1945年4月回到昆明。后從昆明離開部隊,沿途搭“黃牛”,經兩個多月到達重慶,正好趕上八一五,抗戰勝利。后又從重慶回綿陽,入三臺國立十八中學。這時,張思之還不到18歲。
學生生涯
十八中學是東北內遷學校,1946年,學校回遷東北。張思之隨校遷徙,但他的目標是北京,他向往這座歷史古都,想到北京就留下來上學。但到西安時,住到伯父家,被伯父強留,進入一所教會中學,上了一年高中。教會學校管理嚴格,要開除一名違背了“晚上十點后不能看書”的校規的同學,張思之帶領同學罷課,抗議成功,學校收回成命。但是,新學期開學前,學校勸張思之“轉學”。但他又轉了入一所教會學校,他的“案底”被傳到新學校,當時已經是高三下學期,正要畢業統考,學校不打算給張思之文憑。于是,張思之毅然離開學校,到了南京,以同等學力報考大學。1947年,在顛沛流離中上完中學的張思之,要以同等學力考大學了。他志向遠大,并且“學習不好,考試還行”,當時名氣不小的朝陽學院把他錄取了,他還不高興,他想學外語,將來當外交官。無奈父親聽到消息,早把學費匯入朝陽,就這樣入了朝陽學院,開始了他和法律結緣的坎坷一生。
代理案件
1980年:被指定為江青辯護律師;其帶領的“兩案辯護組”為姚文元、李作鵬、吳法憲等5人免去了13件罪行1988年:大興安嶺大火莊學義“玩忽職守案”2003年:“鄭恩寵案”2004年:“黎元江案”2005年:“聶樹斌冤殺案”2006年:王天成等訴周葉中等剽竊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