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羽(1934年—2014年2月19日),原名孫洪紡,出生于吉林省抉余縣,中國內地演員、導演、編劇,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
他的作品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1934年,孫羽出生于吉林省扶余縣的一個鐵路工人家庭。1947年7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獨立五師師部宣傳隊,擔任宣傳員。1948年,調入東北行政委員會所屬東北文工一團前方隊,并參加演出了《血淚仇》、《楊勇立功》等歌劇;同年底,進入東北電影制片廠擔任演員。
1950年,與張平、杜德夫聯合主演劇情電影《鋼鐵戰士》,在片中飾演在敵人面前機智,勇敢,堅強不屈的小戰士劉海泉。1951年,開始在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班學習,并參演了劇情電影《翠崗紅旗》。1955年,由其參演的戰爭電影《猛河的黎明》上映;12月,調入長春電影制片廠演員劇團,擔任演員。
1957年2月,與白德彰等合作主演的戰爭電影《暴風中的雄鷹》上映;同年,出演由于彥夫執導的劇情電影《蘆笙戀歌》。1958年,參演紀錄片《寶山之歌》;同年,與張延聯袂主演根據峻青同名小說改編戰爭電影《黎明的河邊》。1959年,出演由蘇里執導的劇情電影《我們村里的年輕人上集》,在片中飾演質樸、風趣、詼諧的青年農民二狗。
1960年,與浦克、郭振清聯袂出演劇情電影《我們這一代人》;同年,參演由張辛實執導的劇情電影《羌笛頌》。1961年5月29日,加入中國共產黨;7月底,調入長春電影制片廠第二創作組,擔任副導演。1962年12月,當選為廠共青團團委委員。
1963年,由其出演的劇情電影《我們村里的年輕人續集》上映。1965年,擔任劇情電影《戰洪圖》的助理導演。1972年,擔任劇情電影《艷陽天》的助理導演。1975年,獨立執導個人首部電影《金光大道》。1976年,被選為長春電影制廠先進工作者。1978年,當選為長春市朝陽區第八屆人民代表。
1979年,執導由宋曉英、欒福仁共同主演的劇情電影《丫丫》;同年,被評為吉林省和長春市的省、市勞動模范。1980年,執導由林強、羅小山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花開花落》;同年,擔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1981年,與王啟民聯合執導劇情電影《綠色錢包》,該片獲得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1982年,與王啟民聯合執導根據諶容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人到中年》,影片講述了某醫院中年眼科醫生陸文婷的奉獻精神與生活境遇,該片獲得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1983年,被選為吉林省和長春市勞動模范;4月,在雜志《電影藝術》上發表文章《〈人到中年〉導演札記》。1984年,執導根據梁曉聲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今夜有暴風雪》。1985年,被選為第5屆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同年,孫羽獲得“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稱號。
1986年,孫羽調入珠江電影制片公司藝術部擔任導演;同年,被聘為遼寧電影制片廠導演顧問。1987年,執導由常藍天、楊宏雯、黃月美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魂蕩東洋》;12月,擔任中國電影金雞獎評選委員會委員。1988年,參演電視劇《警官的榮譽》。
1989年,與王薇聯合執導電視劇《血沃油山》。1989年,自編自導劇情電影《紅軍留下的兒子》。1993年11月,被聘為珠影廠藝術委員會委員。1994年10月,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5年,執導近代革命劇《東江縱隊》;9月,被聘為國際華語電視節目“金龍獎”評選委員會委員。1996年,在雜志《電影文學》上發表文章《長影,我的根在那里》;同年,執導電視劇《魔鬼世界》。1998年4月,獲得珠江電影制片公司“珠影廠四十周年突出貢獻獎”。
2000年,與朱德承聯合執導傳記電影《少奇專列》,該片獲得第1屆電視電影百合獎一等獎。2002年,在期刊《中國電影報》上發表文章《慟悼恩師林農》。2005年,出席中國電影誕辰100周年慶典,獲得中國文聯頒發的“從影五十周年以上”紀念獎章。
2006年,與王學圻、宣萱聯合參演電視劇《天火》;同年,在雜志《大眾電影》上發表文章《〈人到中年〉的點滴記憶》。2009年,擔任劇情電影《走出大墻的人》的總導演;同年,獲得中國文聯頒發的“從事新中國文藝工作六十周年榮譽證書”。2011年,在雜志《電影藝術》上發表文章《賀歲片眾人談》;同年,在革命電影《戰時省委》中飾演省委書記張文彬。
2012年,在雜志《電影藝術》上發表文章《眾議〈金陵十三釵〉》。2013年9月10日,孫羽獲得中國表演藝術學會第14屆學會獎“特別榮譽獎”;同年,在雜志《影博·影響》上發表文章《應該永遠懷念的影人——憶陳波兒》。2014年2月19日1時28分,孫羽因病逝世,享年8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