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農(1919年—2002年7月21日),原名粟多澤,出生于四川省南充縣,中國內地導演、編劇、演員,畢業于魯迅藝術學院。
他的作品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1919年,粟多澤出生于四川省南充縣一個農民家庭。1935年,進入農林實驗學校讀書。1937年,離開家鄉,來到重慶。后來,改名為林農。不久,他來到武漢,先后考入第七戰區宣傳隊、第一戰區宣傳隊。
1936年9月,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參加革命;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開始在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后考入魯迅藝術學院學習戲劇知識。抗日戰爭勝利后,他被分到東北文工一團,在話劇《雷雨》飾演過重要角色。
1948年,在沈陽魯迅藝術學院任教,并兼任該院劇團導演、演員;同年,擔任東北電影制片廠導演、中國文聯第4屆委員、中國影協第4屆理事;此外,還發表了專論《演員手記》。1949年,調入長春電影制片廠。1950年,擔任革命電影《衛國保家》的副導演;同年,擔任劇情電影《上饒集中營》的副導演。
1953年,參演劇情電影《豐收》。1954年,獨立執導個人首部電影《小姑賢》;同年,與謝晉聯合執導劇情電影《一場風波》。1955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神秘的旅伴》上映。1956年,與謝晉、岑范、王映東共同擔任春晚的執行導演。1959年,由其參演的戰爭電影《戰火中的青春》上映。1957年,執導由達奇、王曉棠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邊寨烽火》。
1958年,執導由夏佩杰、李林合作主演的革命電影《黨的女兒》。1959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船廠追蹤》上映;同年,執導劇情電影《試航》。1962年,執導戰爭電影《甲午風云》,該片講述了中日甲午戰爭的故事,影片獲得第12屆葡萄牙菲格臘·達·福日國際電影節評委獎。1964年,自編自導由陳汝彬、李默然、龐學勤聯合主演的戰爭電影《兵臨城下》。
1973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艷陽天》上映,該片根據浩然的同名小說改編。1975年,執導由張國民、馬精武共同主演的劇情電影《金光大道》。1978年,執導戲曲電影《闖王旗》,該片根據姚雪垠的小說《李自成》改編。1980年,與王亞彪聯合執導戰爭電影《大渡河》,該片由傅學誠、韓適、劉懷正聯袂主演。
1981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奇異的婚配》上映。1984年,執導由李連義、曹翠芬等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跳動的火焰》。1987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孔府秘事》上映;同年,參演劇情電影《超速》。
1989年:參演歷史電影《開國大典》。1991年:在劇情電影《決戰之后》中飾演邵力子,該片根據黃蠐人的長篇小說《將軍決戰豈止在戰場》改編。1992年:由其參演的歷史電影《重慶談判》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