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長田,男,漢族,1965年4月26日出生于遼寧省大連市,畢業于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本科學士學歷,是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天津貓眼微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任明星影業(上海)有限公司董事、華興證券有限公司董事、北京中關村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等。
1984年,王長田考入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1988年畢業后被分配到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新聞局工作 。1990年,轉入《中華工商時報》任記者,三年后升任市場新聞部副主任 。1991年,調入《中國工商報》 。1995年2月,進入北京電視臺,創辦經濟新聞類節目《北京特快》 。1998年7月,成立“光線電視策劃研究中心” 。2000年4月,與妻子杜英蓮共同創辦了光線廣告 ,王長田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2011年8月,光線傳媒有限公司在深交所登陸創業板掛牌上市 ,首日收盤價每股74元,大漲41% 。2012年,擔任制片人的電影《人再囧途之泰囧》上映 ,票房沖破十億元 。2019年,擔任制片人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 ,截至10月14日,票房達到49.71億元,位列中國電影票房榜第二位 。2023年,擔任制片人的電影《滿江紅》上映 ,截至7月14日,以45億元票房居全國票房榜首 。2025年,擔任制片人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上映 ,成為中國影史單片票房第一名。
王長田曾獲中國手機行業最有影響力100人、第四屆北京市優秀青年企業家、中國傳媒人物等榮譽 ,在《2024胡潤全球富豪榜》中位列第1502位。
早年經歷
1965年4月,王長田出生于遼寧大連,從大連農村插班到縣城中學。
1984年,王長田考入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那個階段的王長田除了讀大量的文學和哲學書外,每個學期結束時,他的枕邊都有高高一摞報紙和經濟類的書籍。
1988年,王長田從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畢業后,被分配到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新聞局工作,負責對外新聞宣傳和內部資料整理。
1989年10月7日,王長田在《中華工商時報》創刊第二天看到創刊號,當天下午,王長田帶同創刊號向報社領導上門自薦,得到同意轉入的答復。
1990年,王長田轉入《中華工商時報》任記者,三年后升任市場新聞部副主任,那時他可能是升得最快的記者。
1991年,王長田調入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主辦的《中國工商報》,王長田曾前往東北做生意,想另開辟一條出路,但沒有走通,旋即又折回頭繼續在報社當記者。
王長田一直在尋找著進取的突破口。這一天終于到來,1995年2月,王長田進入北京電視臺,創辦經濟新聞類節目《北京特快》 ,成為《北京特快》的總策劃 ,并使其發展為當時國內最優秀的新聞欄目。《北京特快》推出后,以節奏快、信息量大而著稱,一改過去頌歌式的新聞報道方式,這檔節目迅速打進北京地區收視率前三,直接導致了《東方時空》改版。
1996年王長田在北京電視臺做《北京特快》時意識到,電視娛樂節目會有很大的市場。“當時中國的娛樂業發展很迅速,娛樂類報紙也很多,但就是沒有一個像樣的電視節目。”1998年,王長田從電視臺辭職,想一圓此夢。
創業經歷
創業初期
1998年7月,王長田告別了自己一手創建的《北京特快》。此后,王長田同幾個媒體朋友成立了“光線電視策劃研究中心”。5個合伙人湊了10萬塊錢,在一個由民居改建的簡陋寫字樓里開始了創業,靠寫策劃和拍攝專題片賺錢 ,由于幾次競標的失敗,到1999年3月,5個合伙人走了4個,就只剩下王長田。
一切從零開始,王長田拿出了當初做記者時的那股闖勁,挨個打電話索要各藝員、演藝公司和娛樂機構的電話,碰壁受冷眼是可想而知。“打進娛樂界,最初可以靠這種笨辦法,但最終靠還是節目。”王長田說。
1999年4月,王長田決定做《中國娛樂報道》的樣片,當時的光線只有8個人,最初選定的主持人不是日后憑借《中國娛樂報道》紅透半邊天的李霞,而是北京音樂臺的DJ梁紅 ;王長田將自己做《北京特快》的經驗移植到《中國娛樂報道》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一個內容豐富、資訊快捷、風格活潑的娛樂新聞節目出爐了。在當時娛樂節目貧乏的電視市場,王長田的《中國娛樂報道》讓人們眼前一亮,它幾乎是攻城掠地式地迅速進入全國的有線電視臺;7月,《中國娛樂報道》正式在湖南臺生活頻道播放,3個月后覆蓋五十多個省市級電視臺,平均收視率達8%。
2000年元月起,20分鐘的《中國娛樂報道》在全國80多家電視臺實現每天播出,被稱為娛樂界“新聞聯播” ;1月1日,王長田在推出每天10分鐘的《世界娛樂報道》的同時,實現了《中國娛樂報道》的日播。接下來,王長田又連續推出《中國網絡報道》《中國音樂風云榜》和《娛樂人物周刊》,在娛樂界和傳媒界造成了巨大的轟動 ;4月,王長田與妻子杜英蓮共同創辦了光線廣告,即北京光線傳媒前身 ,王長田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年末,《中國娛樂報道》更名為《娛樂現場》,《世界娛樂報道》更名為《海外娛樂現場》,《中國網絡報道》更名為《網絡天下》,光線已經得到普遍認可 。借助在電視傳媒上的實力,王長田推出的流行音樂排行榜“音樂風云榜”,在中國音樂界引起極大轟動,被媒體譽為“中國的格萊美”。
2003年7月,光線傳媒與中國廣播影視集團合作,推出《中國廣播影視報*明星》。2003年廣告收入超過2.5億元,播出范圍覆蓋全國300多家電視臺。這一年,王長田39歲,他說:“我的夢想不止于此。”
2004年3月26日,光線旗下周刊《明星BIGSTAR》刊登了一篇引起極大轟動的采訪,王長田在采訪中稱:“一些公司在用自己的方式試圖來破壞我們制定的規則,我們不會妥協,我們要堅持走下去。即使一個大牌歌星都不來,獎也照頒不誤。”。
2005年1月1日,光線的王牌欄目《娛樂現場》被調整出已經播了5年的北京四套。不久,王長田為《娛樂現場》找到了在北京落地的新平臺“中國教育三套”。
2006年,王長田帶領光線傳媒推出首部作品《傷城》取得8000萬高票房后,將電影業務作為戰略項目開始運作。之后,《家有喜事》《花田喜事》《精武風云》《全城戒備》《最強囍事》等影片陸續上映。
推動上市
2007年8月,王長田擔任制片人的電影《導火線》上映 ;11月19日,光線傳媒與華友世紀宣布合并,新公司名字定為“光線華友”,公告王長田將出任新公司光線華友的董事長兼CEO。 王長田帶領的光線的該次借殼上市并融資,其基礎建立在合并公司的股價提升上,當股價連續60個交易日平均價格達到或超過8.5美元時,光線持股將高達65%,也就完全控股了光線華友。
合并后,就在王長田認為已為公司上市鋪墊好路基時,形勢卻急轉直下。2008年3月6日,華友世紀宣布與光線傳媒已經友好分手,決定終止雙方在2007年11月19日宣布的業務合作,原因是他們在業務戰略上出現分歧,兩家公司都認為,聯合不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 ,之后,王長田帶領光線傳媒另謀渠道獨立上市;7月30日,光線傳媒對外宣布,獲得北京銀行超過1億元的貸款額度,為重啟上市做鋪墊,王長田透露,已有幾家國內人民幣基金為光線近期的首次私募進行競爭;同年,電影《深海尋人》上映,王長田擔任制片人。
2009年8月,四名自然人股東對王長田領導的光線傳媒增資2502.075萬元,以7.30元/股,認購342.75萬股,其中包錦堂獲164.4萬股,包莉娜、洪美文各60萬股,黃鑫58.35萬股 ;同年,王長田擔任制片人的電影《家有喜事2009》上映。
2010年,王長田在電影《花田喜事2010》 《精武風云·陳真》中擔任制片人。
2011年8月,王長田帶領光線傳媒在深交所登陸創業板掛牌上市 ,首日收盤價每股74元,大漲41% ;同年,王長田擔任制片人的電影《B+偵探》上映。
其他經歷
2012年,王長田擔任制片人的電影《人再囧途之泰囧》上映 ,制作投入不超過3000萬元,主演片酬和營銷費用全部加一塊不超過6000萬元,但票房沖破十億元,為光線帶來近4億元收入,市值上漲近38億元 ;同年,王長田擔任制片人的電影《畫皮2》上映。
2016年,王長田擔任制片人的電影《奔愛》上映。
2018年,電影《一出好戲》上映,王長田擔任制片人。
2019年,王長田擔任制片人的電影《廉政風云》 《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 ,其中截至10月14日,《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達到49.71億元,位列中國電影票房榜第二位。
2020年,王長田擔任制片人的電影《妙先生》 《姜子牙》 《如果聲音不記得》上映。
2021年,王長田擔任制片人的電影《你的婚禮》 《革命者》上映 ;同年5月,王長田以制片人身份獲得第30屆華鼎獎建黨百年全國優秀電影制片人提名。
2022年,電影《狙擊手》 《十年一品溫如言》 《我是真的討厭異地戀》上映,王長田均為制片人 ;11月,貓眼娛樂公告董事名單與其角色職能,王長田任董事長。
2023年,王長田擔任制片人的電影《滿江紅》上映 ,截至7月14日,《滿江紅》以45億元票房居全國票房榜首 ;同年,出品電影《這么多年》 《茶啊二中》 《堅如磐石》。
2024年,電影《畫江湖之不良帥》上映,王長田擔任制片人 ;8月,王長田參加第3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論壇。
2025年,王長田擔任制片人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上映 ,該部作品在春節檔連續5天逆跌,僅用9天時間就成為中國影史單片票房第一名。
個人生活
王長田是在大連的一個農村長大的,村子很窮。父親是工廠的工人。小時候家里4個孩子加上王長田媽媽,都曾患肝炎,每年有幾個月時間吃飯都是有問題的。
王長田妻子杜英蓮、兄弟王洪田、妹妹王牮。
王長田生活比較簡單,帶飯上班;愛喝茶,有很多茶,以濃茶為主;喜歡開車;喜歡美食,下班后就和同事、朋友開著車到處找好吃的。除了開會發言等,王長田平時幾乎從不穿正裝。王長田喜歡逛街,幾乎所有的服裝品牌王長田都知道,大概有三四十條褲子,三四十件襯衫,十幾套西裝,十幾雙鞋子,很多種風格,都是其自己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