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寄洲 嚴寄洲](/d/file/renwu/a2jdzx1d3yl.jpg)
嚴寄洲(1917年8月-2018年6月21日),出生于江蘇省常熟市,中國內地導演、編劇,畢業于抗日軍政大學。
他的作品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1938年8月,嚴寄洲赴延安參加抗日軍政大學;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3年,創作五幕九場話劇劇本《甄家莊戰斗》;同年,創作劇本《失足恨》。
1944年10月,創作五幕話劇《甄家莊戰斗》,他憑借該話劇獲得晉綏邊區“七七七文藝獎金”乙等獎;同年,創作秧歌劇《開荒一日》。
1945年10月,創作三幕話劇劇本《兩兄弟》;12月,擔任晉綏野戰軍戰斗劇社工作室主任。
1947年12月,擔任晉綏軍區土改宣傳隊副隊長;同年,創作諷刺小喜劇《裝窮》。
1948年11月,擔任第一野戰軍戰斗劇社劇作室主任;同年,與石丁聯合編劇話劇《前進!中國的青年》。
1949年,隨戰斗劇社進京參加第一屆“文代會”聯合大公演,主演六幕話劇《女英雄劉胡蘭》;同年,與劉蓮池、林楊合寫四幕七場話劇《九股山的英雄》。
1951年,由顧工執筆,嚴寄洲、彭華、郭民、董小吾集體創作的多幕話劇《第二次攻擊》誕生。
1953年,嚴寄洲從西南軍區戰斗文工團調到了八一電影制片廠擔任導演,后來他抓住了去云南體驗生活時邊防巡邏隊在邊境河邊發現了腳印的素材,自己動手編寫劇本并擔任導演,終于為八一電影制片廠誕生了第一部劇情電影《腳印》。
1956年,執導劇情電影《這決不是小事情》,該片講述了軍區保衛部的趙科長,給某工廠的青年團員們做防特保密報告時,講述的六個小故事。
1957年,與孫民聯合執導劇情電影《戰斗里成長》,該片是嚴寄洲導演的第一部有完整情節、獨立放映的戰斗故事片,也是八一電影制片廠的第一部戰斗故事片;同年,執導由楊威、李雪紅、史可夫聯袂主演的劇情電影《五更寒》。
1958年,與郝光聯合執導革命電影《英雄虎膽》,該片由王曉棠、張勇手、里坡聯袂主演;同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一日千里》上映。
1959年,執導戰爭電影《海鷹》,該片由王心剛、王曉棠搭檔主演;同年,執導由張勇手、張連伏、邢吉田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赤峰號》。
1962年,深入青藏高原平叛部隊當列兵9個月的嚴寄洲,懷著對連隊戰士的滿腔激情,執導了戰爭電影《哥倆好》,該片獲得第2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三等獎。
1963年,由其執導的戰爭電影《野火春風斗古城》上映,該片改編自李英儒的同名長篇小說。
1964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帶兵的人》上映,該片獲得總政治部創作獎;1月,在《電影藝術》第1期上發表文章《〈野火春風斗古城〉導演手記》,。
1965年,在《電影藝術》第2期上發表文章《〈帶兵的人〉拍攝追記》,;同年,在《電影藝術》第6期上發表文章《新的啟示》;5月,與肖玉聯合編寫小說《帶兵的人》。
1966年,開始執導戰爭電影《南海長城》,因嚴寄洲對江青對電影劇本的修改意見有不同看法,影片停拍;此片后由李俊、郝光聯合執導。
1967年9月20日,嚴寄洲因“文革”而被關進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制片廠的“黑樓”。
1969年4月15日,嚴寄洲被釋放。
1972年6月23日,嚴寄洲從山西高顯總政“五七”干校被押回北京。
1975年8月28日,嚴寄洲恢復職務。
1977年,執導由黃凱、李保義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萬水千山》。
1978年,嚴寄洲把電子音樂搬上銀幕,推出了中國第一部運用電子音樂制作的音樂電影《獵字"99"》。
1979年,執導由張勇手、陶玉玲、邵華聯袂主演的劇情電影《二泉映月》,該片獲得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1980年,執導劇情電影《三個失蹤的人》,該片由龍義順、于紹康搭檔主演。
1982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琵琶魂》上映。
1983年,與楊光遠聯合執導劇情電影《再生之地》,該片講述了中國政府改造日本高級戰犯的故事,影片獲得“人道主義”優秀影片獎。
1984年,執導由楊紹林、徐金金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陳賡蒙難》;同年,執導劇情電影《陳賡脫險》;此外,還執導了由徐敏、張燕、夏慧聯袂主演的劇情電影《破霧》。
1987年,執導軍事電影《死亡集中營》,該片由金鑫、郝知本聯合主演;同年,獲得新時期導演榮譽獎。
1988年,執導由殷新、趙紅娜等共同主演的劇情電影《柳菲的遺書》。
1990年,與趙藝君聯合執導動作電影《獵豹出擊》,該片由儲智博、趙曉明、陳曉雷聯合主演。
1991年,獲得國務院特殊貢獻獎金獎。
1995年,獲得抗日戰爭50周年老作家獎。
2005年,被評為“紀念中國電影100周年”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
2012年9月29日,嚴寄洲獲得第21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2017年4月,嚴寄洲獲得第8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杰出貢獻導演。
2018年6月21日,嚴寄洲在北京301醫院逝世,享年10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