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講解本次內(nèi)容之前,首先我們來看一個漢語句子“我想要回家。”,這句話應該怎么翻譯呢?大多數(shù)的同學都會直接譯成I want go home。這個句子的翻譯并沒有難度,但是卻掉入了英漢語差異的陷阱中。為什么這么說呢?那是因為在英語的簡單句中可以有多個動詞,但是作謂語的只能有一個動詞,所以其他動詞不得再作謂語,那怎么辦呢?我們只能給它進行形式上的變化,也就是把它變成非謂語的形式。我們知道非謂語動詞有三種形式:to do不定式,動名詞,以及分詞。具體使用哪種非謂語動詞形式,就要看作謂語的動詞了。以這句話為例,謂語動詞為want,所以動詞go要變成非謂語動詞to go 的形式。這樣,這句話的正確說法是:I want to go home.
這樣一個簡單的句子,為什么會翻譯錯誤呢?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在做英漢互譯時,總是“情不自禁”地字對字翻譯,所以按照漢語意思“我想要回家”就必然會變成 I want go home.另一方面是我們沒有注意到英語和漢語之間的差異,漢語中我們沒有非謂語動詞的概念,受到母語的影響,我們也沒有形成非謂語動詞概念的意識。因此,這樣一個不難的簡單句,也出現(xiàn)了錯誤。所以結(jié)合這個簡單的實例,想提醒英語學習者們在日常的英語學習中,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的英語思維,按照英語語言的結(jié)構(gòu)特點有效輸出。
另外,還有很多同學會疑問:為什么forget的后面既可以加doing,又可以加to do呢?到底有什么區(qū)別呢?我想這兩個搭配應該是我們可愛的中學老師無數(shù)次強調(diào)過的區(qū)別,但是那個時候的我們只是機械地記住這兩個短語,但是到底為什么會有兩種不同的情況呢?下面就給大家答疑嘍。
從時態(tài)的角度看,to do側(cè)重將要發(fā)生的事情,而doing則側(cè)一般、進行的動作;從語態(tài)的角度看,to do和doing都是表示主動的含義。所以,根據(jù)時態(tài)表達語意的不同及實際做事情的語境,forget to do 表達的就是忘記要做的事情,而forget doing 表達的則是已經(jīng)做過了的事情了。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注意到了嗎?
所以結(jié)合以上兩個例子想要告訴大家:學習知識一定要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各位小伙伴兒,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別忘記多思考幾個為什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