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法是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基礎,而在語法學習中,對于初級學者來說,基礎時態的學習又是重中之重,將時態學好會成為一個非常好的基礎,在將來的學習中,對于聽說讀寫各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那么什么是時態呢?其實就是表示句子內容的完成狀態,比如句子所說明的一件事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完成的。我們中文怎么體現出時態的呢?比如說“我吃了個漢堡。”從這句話大家立刻就能看出這個漢堡是在過去吃的,因為“了”這個字;再比如說“我要去看電影。”從這句話中的“要”字,我們便知道是還沒有吃,馬上就要去吃。也就是說,中文是用一些固定的詞,如“著”“了”“過”“已經”“正在”“要”等具體的詞體現出一件事完成的時間狀態,而英文則不同,英文中體現出不同時間狀態的地方不在具體某個詞上,而是在動詞上,即掌握好動詞在不同時態中的變化規律就掌握了時態變化的重點,這也是中英文之間原則性的差異,而有差異的地方則是我們最應該好好學習的,因為無法用簡單的中英對應完成英文的表達。那么預備級中會幫大家搞定的時態有哪些呢?
最重要的時態分為如下幾種,包括用法總結如下:
以“吃漢堡”為例進行說明:
我每天都吃一個漢堡:I eat a hamburger every day.
我昨天吃了一個漢堡:I ate a hamburger yesterday.
我今晚打算吃漢堡:I will eat a hamburger tonight.
我正在吃漢堡:I am eating a hamburger.
我剛才正在吃漢堡:I was eating a hamburger.
我已經吃了一個漢堡:I have eaten a hamburger.
我在打球之前吃了一個漢堡:I had eaten a hamburger before I played basketball.
這些時態變化是學習英文過程中最核心的時態知識,在聽說讀寫拔高長線班課程中,除了這些變化形式具體操作之外,也會涵蓋具體用法,句子分析,題目分析,造句練習等,以扎實學習,為以后學習打好扎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