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學聽說讀寫拔高教師陳幸,今天和大家談一談定語從句的翻譯問題。
對于定語,中文和英文的處理方式是大有不同的。例如這樣一句:我上星期遇見的一個上身穿棉襖下身穿裙子的人,其中定語是"我上星期遇見的一個上身穿棉襖下身穿裙子的"這一長串,即使這么長的定語也是在放在被修飾詞"人"的前面。而翻譯成英文:The man I met last week who worn a quilted top and a skirt,被修飾語放在前面,長長的定語用從句形式放在被修飾詞之后。因此在我們把英文翻譯成中文的時候,最常用的一種做法是把定語至于被修飾詞前,用一個"的"連接。例如:The book I read yesterday is one of the best novels I have ever read.可以譯為我昨天讀的那本書是我讀過對的最好的小說之一。
這種做法適用于一部分定語從句,但是對于另外一些情況,這種譯法就讓人難以忍受。我們來看一下下面這個句子:
They went to the Royal Theater, where they saw Ibsen’s Peer Gent.
這個句子里,where引導的部分是定語從句,修飾的是the Royal Theater皇家劇院,如果用剛才的上面提到的那種方式翻譯就是:他們去了他們看易卜生的《培爾金特》的皇家劇院。這樣的翻譯就完全不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
上面這個從句雖然是對the Royal Theater進行修飾,但實際上表達了一層獨立的意思。這種類型的定語從句被稱作非限制性的定語從句,通常用逗號與句子的其他部分隔開。在翻譯時最好按照更貼近意思的方法把句子翻譯為兩個部分:他們去皇家劇院,在那里看了易卜生的《培爾金特》。
還有一種定語從句比較長、比較復雜的句子。在大學聽說讀寫拔高課程上經常講到長難句的問題,這種復雜的定語從句就是長難句的一種。例如下面這一句:
The writer who wrote over 200 books and always seems under the radar recently revealed a picture of his wife in his blog.
該句中,定語從句是"who wrote over 200 books and always seems under the radar",意思是"寫了200本書并且看起來一直很神秘",用第一種譯法,即定于提前加"的"方法翻譯:
那個寫了200本書并且一直看上去很神秘的作家最近在他的博客上發了一張他妻子的照片。這種譯法意思正確,但是顯得過于頭重腳輕,不太適合用這種方式。
在定語從句很長的情況下也可以采取第二種方式,把其中修飾相關性不高的部分單獨翻譯成一句,上面那一句可以譯為:那個寫了200被書的作者一直看起來很神秘,他最近在自己的博客中發布了一張妻子的照片。
在翻譯有定語從句的句子時,我們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這兩個不同的對策:對待定語從句比較簡短的句子,將定語從句翻譯好放在被修飾詞之前,用"的"連接;遇到定語從句較長的句子和非限制性的定語從句(定語從句和被修飾詞之間用逗號隔開),則可以把定語從句的意思作為一個獨立的句子翻譯出來。
分析定語從句的技巧不僅在翻譯方面有幫助,同時在閱讀文章時遇到長難句有很大的幫助。不論是對于提高考試成績還是提高綜合能力,同學們都有必要掌握這種技巧。
最后,希望能在大學聽說讀寫拔高的課堂上跟大家分享更多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