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相關報道:
Campaign busts brand copycats in 6,000 cases -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Industry and Commerce tracked down about 6,000 trademark violation and counterfeit cases worth 798 million yuan ($120 million) in its latest campaign, a senior administration official said on Tuesday。
專項行動查處6000宗仿冒產品案件——周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一位高級官員說,該局在最近的行動中查處了約6000宗價值7.98億人民幣(合1.2億美元)的商標侵權及假冒偽劣案件。
以上報道中的brand copycats就是“仿冒產品”,是指未經品牌商標所有人的許可,偽造或模仿品牌商標,利用品牌知名度銷售的產品。這種產品也叫counterfeit(贗品,冒牌貨)。生產這種產品的行為實際上是一種trademark infringement(商標侵權行為)?,F在一些仿冒品在外觀、材質上幾乎和quality goods(正品)一樣,稱為A-grade replica(A貨)。A貨因為其相對低廉的價格而深受白領和學生群體的喜歡。
對于那些喜歡真名牌,但是覺得價格太貴的消費者來說,grey product(水貨)是個不錯的選擇。這種商品也叫parallel import,指的是未經產品知識產權所有人允許而從別國進口的非仿冒品(真品)。但是水貨的不足在于沒有國內廠商保修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