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dead end: 這是個美國俚語,意思是死胡同,可比喻貧民窟,也可比喻身處絕境或倒霉的職位,與漢語“窮途末路”相似。
還有人將它用到政治生活中,認為類似大城市市長這樣的職務容易樹敵,最終可能斷送政治前途,就像鉆進了死胡同。如:The City Hall is more than adead endthan a stepping-stone for improving one’s political careers。在市長大廳里工作,對于一個需要政治前途的人來說,與其說是一塊墊腳石,還不如說是一個死胡同。
如果說工作沒有前途,就可以說“dead-end job”。例如:John commit suicide because he had adead-end job. 約翰自殺了就因為他從事的工作沒有前途。
美國劇作家Sidney Kingsley,于1935年創作現實主義作品Dead End(死巷)。小說反應的是美國紐約大城市貧民窟中青少年的生活,在1937年被編成電影Dead End Kids(《死巷小子》)。之后dead-end kid(死巷小子)成為窮孩子、混小子或沒有出息的男人的代名詞。
比如:Brown was adead-endkid from the day he was born. Brown生來就是個沒出息的家伙。
由dead引出的習語也有不少,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個常用但英語學習者可能不太熟悉的表達法,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獲。
dead in the water: 出自航海用語。原來指的是在航行中船只發生故障而無法啟動。失去動力的船只只能隨波逐流,就像死魚漂浮在水面上。此語可以形容經濟發展的停滯不前或不景氣。例如:
The Swiss Bank’s plan to launder money skimmed from casinos wasdead in the water. 瑞士銀行企圖為賭場得來的錢財洗錢的計劃泡了湯。
dead-cat bounce是金融證券術語,比喻短暫的經濟復蘇,也可比喻股票大幅下跌后的短線反彈。在經濟衰退的大勢所趨下,股票大幅度下跌即使出現略微的回升,也只是dead-cat bounce(死貓反彈)。接踵而來的很可能是再次的衰退,因為彈起的死貓沒有活力。此語形象地描述了經濟衰退和股票下跌產生的短暫抬頭現象。
The company can only go to hell in a handbasket with this damneddead-cat bounce. 該死的死貓反彈只能使該公司的處境迅速惡化。
在日常英語里,另外就是dead meat: 死定了。 如果有童鞋欺負你了,你就可以甩上這么一句嚇唬他。You’re dead meat. 你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