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曲·野渡新晴》翻譯及注釋
孤村三兩人家住,終日對野叟田父。說今朝綠水平橋,昨日溪南新雨。
譯文:這是一個小小的村落,只有兩三戶住家,人煙稀少。和我朝夕相處的,是淳樸的農村父老。他們說起今天溪水猛漲,水面齊平了小橋,又說昨天溪南今春的第一場雨,下得真是不小。
〔幺〕碧天邊巖穴云歸,白鷺一行飛去。便芒鞋竹杖行春,問底是青簾舞處?
譯文:碧湛湛的天空中,云朵飄回了山洞的舊巢。一行白鷺急著離開原地,撲翅飛得高高。我當即穿上草鞋,攜帶手杖,乘興踏游春郊。就不知掛著青簾的酒店,上哪兒才能找到?
注釋:芒鞋竹杖:草鞋和竹手杖,為古人出行野外的裝備。行春:古時地方官員春季時巡行鄉間勸督耕作,稱為行春。此處則為春日行游之意。底是:哪里是。青簾舞處:酒旗招展的地方。
馮子振簡介
唐代·馮子振的簡介
![馮子振](/d/file/p/78e8192bde76cb03e42bc6061533affe.jpg)
馮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號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縣人。自幼勤奮好學。元大德二年(1298)登進士及第,時年47歲,人謂“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學,先召為集賢院學士、待制,繼任承事郎,連任保寧(今四川境內)、彰德(今河南安陽)節度使。晚年歸鄉著述。世稱其“博洽經史,于書無所不記”,且文思敏捷。下筆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頗豐,傳世有《居庸賦》、《十八公賦》、《華清古樂府》、《海粟詩集》等書文,以散曲最著。
...〔 ? 馮子振的詩(1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