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弟侄書堂》翻譯及注釋
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
譯文:雖然住的屋子簡陋但知識卻沒有變少,我還是與往常一樣,盡管外面已經戰亂紛紛。
注釋:何事:為什么。居窮道不窮:處于窮困之境仍要注重修養。亂時:戰亂時期。靜時:和平時期。
家山雖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
譯文:故鄉雖然在打仗,可是弟侄還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
注釋:家山:家鄉的山,這里代指故鄉。干戈:干和戈本是古代打仗時常用的兩種武器,這里代指戰爭。禮樂:這里指儒家思想。禮,泛指奴隸社會或封建社會貴族等級制的社會規范和道德體系。樂,音樂。儒家很重視音樂的教化作用。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
譯文:窗外竹子的影子還在書桌上搖擺,硯臺中的墨汁好像發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聲。
注釋:案:幾案。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譯文:年輕時候的努力是有益終身的大事,對著匆匆逝去的光陰,不要絲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注釋:惰:懈怠。
杜荀鶴簡介
唐代·杜荀鶴的簡介
![杜荀鶴](/d/file/p/dbf766ee93e0de40c17aa2027c957fac.jpg)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 ? 杜荀鶴的詩(28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