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八月辭故里 \ 將入武林》翻譯及注釋
國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師。
譯文:國亡家破之際我能到哪去呢?西子湖畔有我的榜樣。(于謙和岳飛的墓都在西湖邊)
日月雙懸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譯文:于忠肅(于謙)的功績可與日月同輝,岳武穆曾經保住了宋朝半壁江山,朝廷給他在西湖邊建了祠廟。
注釋:日月句:日月,指明朝,也有光輝的意思。于氏,指于謙,見于謙《出塞》作者簡介。乾坤句:乾坤,天地。岳,指岳飛,見岳飛《送紫巖張先生北伐》作者簡介。
慚將赤手分三席,敢為丹心借一枝。
譯文:很慚愧我抗清復明大業未成,手無寸功,卻想和這兩位葬在一起。我憑借一顆赤誠之心,想在西子湖畔有一處我的安息之地。
注釋:赤手:空手。借一枝:即借一枝棲,李義府《詠鳥》:“上林無限樹,不借一枝棲”。
他日素車東浙路,怒濤豈必屬鴟夷!
譯文:以后有那么一天,在很多素車白馬趕到浙東來向我吊喪的路上,東海將會掀起憤怒的狂濤,那狂濤難道是葬在鴟夷里的伍子胥所化的嗎?
注釋:素車:素車白馬,指送喪的行列。
張煌言簡介
唐代·張煌言的簡介
![張煌言](/d/file/p/04f158d0b15a6216b9598fb97d8a1c2b.jpg)
張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號蒼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漢族,南明儒將、詩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禎時舉人,官至南明兵部尚書。后被俘,遭殺害,就義前,賦《絕命詩》一首。謚號忠烈。其詩文多是在戰斗生涯里寫成,質樸悲壯,表現出作家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有《張蒼水集》行世。張煌言與岳飛、于謙并稱“西湖三杰”。清國史館為其立傳,《明史》有傳。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謚忠烈,入祀忠義祠,收入《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
...〔 ? 張煌言的詩(33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