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如晦
有意送春歸,無計留春住。畢竟年年用著來,何似休歸去。
譯文:情意纏纏送春回去,因為沒有辦法把春留住。既然春天明年還要回來,還莫如今年別回去。
注釋:著:叫,讓。
目斷楚天遙,不見春歸路。風急桃花也似愁,點點飛紅雨。
譯文:桃花也因為春歸而悲傷,紛紛揚揚地飄落有如遍灑紅玉。望斷了遙遠的天際,也看不見春天回歸的路。春如果有情必然也會十分痛苦,悄悄地看時光匆匆暗度。是住在夕陽將落的山后面?還是住在煙水茫茫的渡口?不知春天現在究竟在哪里住?
注釋:楚天:南天,因為楚在南方。韶光:美好時光。那答兒:哪里,哪邊。
上一首:汪元量《傳言玉女·錢塘元夕》
下一首:蘇軾《陽關曲·中秋月》
唐代·如晦的簡介
普州安岳人,字叔明。仁宗慶歷六年進士。任晉原令,累官知梓州。神宗熙寧末,范純仁帥懷慶,有訟純仁不法者,詔系寧州,命如晦往訊之,力辨其誣。富弼、韓縝有詩稱述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