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見外弟又言別》翻譯及注釋
十年離亂后,長大一相逢。
譯文:經(jīng)過了近十年的戰(zhàn)亂流離,長大成人后竟然意外相逢。
注釋:十年離亂:在社會大動亂中離別了十年。離亂:一作“亂離”。一:副詞。可作“竟然”或“忽而”解。
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譯文:初見不相識還驚問名和姓,稱名后才想起舊時的面容。
注釋:“問姓”兩句:“問姓”與“稱名”互文見義。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
譯文:說不完別離后世事的變化,一直暢談到黃昏寺院鳴鐘。
注釋:別來:指分別十年以來。來,后也。滄海事:比喻世事的巨大變化,有如滄海變桑田,桑田變滄海那樣。語罷:談話停止。暮天鐘:黃昏寺院的鳴鐘。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譯文:明日你又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憂愁不知又隔幾重?
注釋:巴陵:即岳州(治今湖南省岳陽市),即詩中外弟將去的地方。
李益簡介
唐代·李益的簡介
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qū)),后遷河南鄭州。大歷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棄官在燕趙一帶漫游。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于七絕。
...〔 ? 李益的詩(18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