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斜川》翻譯及注釋
辛丑正月五日,天氣澄和,風物閑美,與二三鄰曲,同游斜川。臨長流,望曾城,魴鯉躍鱗于將夕,水鷗乘和以翻飛。彼南阜者,名實舊矣,不復乃為嗟嘆。若夫曾城,傍無依接,獨秀中皋,遙想靈山,有愛嘉名。欣對不足,率共賦詩。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紀鄉里,以記其時日。
譯文:正月初五辛丑日,天氣晴朗和暖,風光景物寧靜優美。我與兩三位鄰居,一同游覽斜川。面對悠然遠逝的流水,眺望曾城山。夕陽中,魴魚,鯉魚歡快地躍出水面,鱗光閃閃;水鷗乘著和風自由自在地上下翻飛。那南面的廬山久負盛名,我已很熟,不想再為它吟詩作賦。至于曾城山,高聳挺拔,無所依傍,秀麗地獨立于平澤之中;遙想那神仙所居的昆侖曾城,就更加喜愛眼前這座山的美名。如此欣然面對曾城賞景,尚不足以盡興,于是即興賦詩,抒發情懷。歲月流逝不返,使我感到悲傷;美好的年華離我而去不再停留,使我內心哀痛。各位游伴分別寫下年齡、籍貫,并記下這難忘的一天。
注釋:斜川:地名,位置不詳,當在詩人所居南村附近。據駱庭芝《斜川辨》,斜川當在今江西都昌附近湖泊中。辛丑:一本“丑”作“酉”。據逯欽立考證,辛酉是“正月五日”的干支。澄和:清朗和暖。風物:風光,景物。閑美:閑靜優美。鄰曲:鄰居。長流:長長的流水。曾城:山名。曾同“層”。一名江南嶺,又名天子鄣,據說上有落星寺,在廬山北。魴:魚名。和:和風。南阜:南山,指廬山。名實舊矣:舊與新對應,有熟悉之意。這句意思是說,廬山的美名和美景,我久己熟悉了。傍無依接:形容曾城高聳獨立,無所依傍。獨秀中皋:秀麗挺拔地獨立在澤中高地。皋:近水處的高地。晉代廬山諸道人《游石門詩序》說:鄣山“基連大嶺,體絕眾阜,此雖廬山之一隅,實斯地之奇觀”。靈山:指昆侖山最高處的曾城,又叫層城。古代神話傳說,昆侖山為西王母及諸神仙所居,故曰靈山。《水經注》載:“昆侖之山三級: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閬風;上曰層城,一名天庭,是謂太帝之居。”所以,靈山又稱層城九重。這是詩人游斜川時,由目前所見之曾城,而聯想到神仙所居的昆侖曾城,故曰“遙想靈山”。嘉名:美名。眼前之曾城與神仙所居之曾城同名,因愛彼而及此,故曰“有愛嘉名”。欣對不足:意思是說,高興地面對曾城山賞景,尚不足以盡興。率共:本是形容貿然,輕率的樣子,這里作“即興”解。一本“共”作“爾”。疏:有條理地分別記載。鄉里:指籍貫。
開歲倏五日,吾生行歸休。
譯文:新歲匆匆又過五日,我的生命終將止休。
注釋:開歲:指歲首。一年開始,即元旦。倏:忽然,極快。行:即將,將要。休:生命休止,指死亡。
念之動中懷,及辰為茲游。
譯文:想到這些胸中激蕩,趁此良辰攜友春游。
注釋:動中懷:內心激蕩不安。及辰:及時,趁著好日子。茲游:這次游賞,指斜川之游。
氣和天惟澄,班坐依遠流。
譯文:天氣和暖碧空如洗,依次列坐偎傍溪流。
注釋:氣和:天氣和暖。天惟澄:天空清朗。班坐:依次列坐。依:依傍,順著。遠流:長長的流水。
弱湍馳文紡,閑谷矯鳴鷗。
譯文:緩緩流水魚兒馳游,靜靜空谷高翔鳴鷗。
注釋:弱湍:舒緩的水流。馳:快速游動。文魴:有花紋的妨魚。閑谷:空谷。矯:高飛。鳴鷗:鳴叫著的水鷗。
迥澤散游目,緬然睇曾丘。
譯文:湖澤廣闊縱目遠眺,凝視曾城沉思良久。
注釋:迥澤:廣闊的湖水。迥,遠。散游目:縱目遠望,隨意觀賞。緬然:沉思的樣子。睇:流盼。曾丘:即曾城。
雖微九重秀,顧瞻無匹儔。
譯文:秀美不及曾城九重,目極四周無與匹濤。
注釋:微:無;不如。九重:指昆侖山的曾城九重。秀:秀麗。顧瞻:即瞻前顧后,放眼四周。匹儔:匹敵,同類。
提壺接賓侶,引滿更獻酬。
譯文:提起酒壺款待游伴,斟滿酒杯相互勸酬。
注釋:壺:指酒壺。接:接待。引滿:斟酒滿杯。更:更替,輪番。獻酬:互相勸酒。
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譯文:尚且不知自今以后,能否如此歡樂依舊。
注釋:從今去:從今以后。不:同“否”。
中觴縱遙情,忘彼千載憂。
譯文:酒至半酣放開豪情,全然忘卻千載憂愁。
注釋:中觴:飲酒至半。縱遙情:放開超然世外的情懷。千載憂:指生死之憂。《古詩十九首》之十五:“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且極今朝樂,明日非所求。
譯文:今朝歡樂姑且盡興,明日如何非我所求。
注釋:極:指盡情。
陶淵明簡介
唐代·陶淵明的簡介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 陶淵明的詩(21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