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贈子文侍人名笑笑》翻譯及注釋
儂是嶔崎可笑人,不妨開口笑時頻。有人一笑坐生春。
譯文:笑笑你真是一個杰出不群的可愛的人,不妨多多地開口笑一笑,只要你開口一笑,就能使滿座生春。
注釋:浣溪沙:詞牌名。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子文:即嚴煥,乾道二年(1166)至五年(1169)通判建康府,與辛棄疾同官。侍人:侍女,侍妾。儂:你。江浙一帶方言稱“你”為“儂”。嶔崎:本是指山的高峻,此喻人骨鯁俊拔,杰出不群。笑:這里是喜愛、羨慕之意。坐:自然,自然而然地。一說通“座”,指在座的人。生春:使人歡喜,讓人高興。
歌欲顰時還淺笑,醉逢笑處卻輕顰。宜顰宜笑越精神。
譯文:唱到讓人皺眉時你卻面帶微笑,醉到讓人坐起喧嘩時又微皺眉頭。無論是皺眉還是發笑都合人心意。
注釋:顰:謂皺眉。宜:合適,適當,適宜。
辛棄疾簡介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