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柳堂御史圍爐話別圖為仲昭題》翻譯及注釋
清代:陳寶琛
侍御席藁爭失刑,一斥歸臥蘭山陘。當年廷議孰主者?斫伐直木新發硎。
寧期再出殉龍馭,秦良衛史公所型。同時四諫接踵起,欲挽清渭澄濁涇。
曉曉牖戶及未雨,綱紀之正先朝廷。角弓翩反局一變,竄謫流放隨春星。
忌醫廿稔藥籠盡,疾亟永命尊豨苓。抱薪止沸國卒斬,騷魂九死誰能瞑?
我交侍御恨已晚,衰涕猶為同宗零。談詩說鬼再寒暑,廋語會踏田盤青。
張侯居廬更嘆逝,攤卷百感鰥鰥醒。薊祠既成次故宅,去后還往馀風螢。
橫街每過輒掩袂,矧對遺墨憑精靈。黃童死孝骨早枯,肯念桑海吾伶仃?
藏書掠遍獨此脫,呵護無亦關冥冥?長言追記慰明發,永寶手澤揚馀馨。
唐代·陳寶琛的簡介
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中法戰爭后因參與褒舉唐炯、徐延投統辦軍務失當事,遭部議連降九級,從此投閑家居達二十五年之久。賦閑期間,熱心家鄉教育事業。宣統元年(1909年),復調京充禮學館總裁,辛亥革命后仍為溥儀之師,1935年卒于京寓,得遜清“文忠”謚號及“太師”覲贈 。
...〔
? 陳寶琛的詩(56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