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好·誰道陰山行路難》翻譯及注釋
誰道陰山行路難。風毛雨血萬人歡。松梢露點沾鷹紲,蘆葉溪深沒馬鞍。
譯文:是誰說陰山之路無法行走呢?大規模狩獵時禽獸毛血紛飛萬人慶祝。松樹梢上的露珠沾濕了拴鷹的繩索,蘆葦深的都沒過了馬鞍。
注釋:風毛雨血:指大規模狩獵時禽獸毛血紛飛的情景。鷹紲:拴鷹的繩索。馬鞍:馬具之一,一種用包著皮革的木框做成的座位,內塞軟物,形狀做成適合騎者臀部,前后均凸起。
依樹歇,映林看。黃羊高宴簇金盤。蕭蕭一夕霜風緊,卻擁貂裘怨早寒。
譯文:靠著樹休息,映襯著林子看著。眾人圍著用黃羊慶祝。霜風吹著,晚上都是寒冷的,擁有用貂的毛皮制作的衣服卻怨著冬天來的比較早。
注釋:黃羊:一種野羊。簇:眾人圍聚。貂裘:用貂的毛皮制作的衣服。
納蘭性德簡介
唐代·納蘭性德的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 納蘭性德的詩(21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