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口號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四
[清代]:劉鶚
北道只云張帥在,憲君倚賴重如山。那知世道如前險,二使遭逢亂石灘。
北道隻雲張帥在,憲君倚賴重如山。那知世道如前險,二使遭逢亂石灘。
唐代·劉鶚的簡介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后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
? 劉鶚的詩(249篇) 〕
宋代:
袁說友
硉矹奇峰繞復環,淼茫大水枕前灣。
望迷荊楚山川外,浮遍乾坤日夜間。
硉矹奇峰繞複環,淼茫大水枕前灣。
望迷荊楚山川外,浮遍乾坤日夜間。
清代:
方洄
十幅春帆天際飛,籬笆短短隔漁磯。山藏遠樹云藏屋,村犬無聲客到稀。
十幅春帆天際飛,籬笆短短隔漁磯。山藏遠樹雲藏屋,村犬無聲客到稀。
宋代:
穆修
臺前流水眼波明,臺上閑云鬢葉輕。
莫把姑蘇遠相比,不曾亡國祇傾城。
臺前流水眼波明,臺上閑雲鬢葉輕。
莫把姑蘇遠相比,不曾亡國祇傾城。
清代:
黃遵憲
水是堯時日夏時,衣冠又是漢官儀。登樓四望真吾土,不見黃龍上大旗。
水是堯時日夏時,衣冠又是漢官儀。登樓四望真吾土,不見黃龍上大旗。
:
吳儼
白屋無遺業,青年自立家。眾皆稱汝儉,我獨惡人奢。
客到惟供茗,春來不種花。有田仍負郭,著意樹桑麻。
白屋無遺業,青年自立家。衆皆稱汝儉,我獨惡人奢。
客到惟供茗,春來不種花。有田仍負郭,著意樹桑麻。
明代:
李夢陽
時清晝臥銅牙弩,客散宵披玉檢文。可道將軍渾是武,曾將三策獻明君。
時清晝臥銅牙弩,客散宵披玉檢文。可道將軍渾是武,曾將三策獻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