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出唱譯文及注釋
譯文
遨游君山感覺很真實,大山小石個個是神祇。
如同來到王母瑤臺上,金階玉堂殿旁長靈芝。
東西兩廂客人全坐滿,主人勸酒祈壽無盡時。
久歡常樂適合子與孫,更愿主人壽長與天齊。
注釋
君山:古稱洞庭山、湘山、有緣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個小島,與千古名樓岳陽樓遙遙相對,總面積0.96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組成,被“道書”列為天下第十一福地。
甚為真:甚為真實。磪(cuīwěi):磪嵬。古同“崔嵬”,(山)高峻。
砟硌(zhǎgè):巖石錯落不齊的樣子。
爾:你。
王母:西王母。
金階:黃金的臺階。
芝草:靈芝草。
行觴:猶行酒。謂依次敬酒。
遽:急。
何央:什么中央。
甫始:剛剛開始。
增年:增壽也。
參考資料:
1、曹操.曹操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1-2
曹操簡介
唐代·曹操的簡介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quán)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fù),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xué),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fēng)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 ? 曹操的詩(60篇) 〕猜你喜歡
丙辰北來詩第三章 其二
戲挽鴻濛訪赤松,瑤池車駕幾人從。迷途具茨悲前馬,沸鼎殘羹欲豢龍。
貝闕漸深云叆叇,天衣璀璨玉丁東。塵堆已隔方壺遠(yuǎn),怕問蓬山第二峰。
登景山落霞亭二首 其一
雪后登山落木繁,朱霞猶自出天根。奇峰斷石頻停馬,絕壁枯枝亂掛猿。
桂樹千秋懷舊國,浮云何處望中原。蓬萊東去未為遠(yuǎn),吾欲簌風(fēng)叩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