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孺子祠堂
[宋代]:黃庭堅
喬木幽人三畝宅,生芻一束向誰論?
藤蘿得意干云日,簫鼓何心進酒尊。
白屋可能無孺子,黃堂不是欠陳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舊痕。
喬木幽人三畝宅,生芻一束向誰論?
藤蘿得意幹雲日,簫鼓何心進酒尊。
白屋可能無孺子,黃堂不是欠陳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舊痕。
凡讀過王勃《滕王閣序》的人,都會懂得“徐稚下陳蕃之榻”的典故。祠堂是曾鞏修建的,黃庭堅通過憑吊徐稚,抒發高士不得重用的寂寞情懷。這首詩受杜甫《蜀相》的影響頗深,但缺乏杜詩的靈氣。
這首詩的首聯即取“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的意境,只是上下句順序顛倒,增添一個“生芻”的典故。有人稱贊黃庭堅這樣學杜詩是“變其面貌”,恐怕這樣一變就成了東施效顰,而杜詩讀起來要順暢得多。倒是頷聯滿有趣味,不用考證典故就能理解。藤蘿攀樹,自鳴得意,居然天也可遮,日也能蔽。不知當年蔡京之流讀后,可“怒發沖冠”否。而蘇軾誦之,定拍案驚奇也。下句中“何心”問得好,冷落的祠堂,超凡脫俗的高士,誰也沒有心思來祭奠他。確實耐人尋味。
用韓愈《馬說》中“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來解說頸聯,什么問題都迎刃而解。屈原的“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杜甫的“志士仁人莫嗟怨,古來材大難為用”,龔自珍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這都是唱不完的中國人才悲歌。
尾聯上句議論,其意甚明。值得回味的是下句:潮漲潮落,這是自然規律;興亡盛衰,這是社會規律。“才如(韓)信(彭)越尤菹醢,安用思他猛士為?”這一“舊痕”任何一個朝代都會見到。委婉曲折的語言中,蘊含著詩人深刻的諷刺意味,而以景結之,的確妙絕。
唐代·黃庭堅的簡介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
? 黃庭堅的詩(2085篇) 〕
:
王佐(汝學)
首夏一夜雨,霜花千苞開。不嫌茅舍貧,清香日日來。
徐步探小園,嫩白紛蕤葳。膟膋出腸胃,瓊瑤有根荄。
首夏一夜雨,霜花千苞開。不嫌茅舍貧,清香日日來。
徐步探小園,嫩白紛蕤葳。膟膋出腸胃,瓊瑤有根荄。
:
金鑒才
花逐流泉坐暮春,客來強作永和人。可憐修竹觴吟處,天地無憂物事新。
花逐流泉坐暮春,客來強作永和人。可憐修竹觴吟處,天地無憂物事新。
明代:
宋琬
曾向車中看璧人。金丸珠勒冶城春。只今老作青溪長,猶是當時折角巾。
姿卓犖、骨嶙峋。畫師摩詰是前身。知君埋照饒深意,新筑糟丘號酒民。
曾向車中看璧人。金丸珠勒冶城春。隻今老作青溪長,猶是當時折角巾。
姿卓犖、骨嶙峋。畫師摩詰是前身。知君埋照饒深意,新築糟丘號酒民。
:
梁朝鐘
虎帳銅壺夜氣清,羽林十萬靜無聲。單于冬入殘三輔,漢上秋成縶九營。
勿慮衛青終失寵,無勞賈詡更談兵。吳山楚水年馀別,殘角空階盡月明。
虎帳銅壺夜氣清,羽林十萬靜無聲。單于冬入殘三輔,漢上秋成縶九營。
勿慮衛青終失寵,無勞賈詡更談兵。吳山楚水年馀別,殘角空階盡月明。
元代:
張昱
漢詩十九首,不復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
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致。
漢詩十九首,不複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
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緻。
清代:
陶元藻
天險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
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墻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
天險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
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牆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