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東谿公幽居譯文及注釋
譯文
杜陵賢士清正廉潔,在東溪筑屋已經(jīng)多年。
宅地如謝脁一樣靠近青山,門垂碧柳,又像那陶潛。
美麗的鳥兒在后院唱著迎春的歡歌,落花伴著酒香在前庭飛旋。
有客到來,就讓他開懷一醉,盤中菜肴,只有水精鹽。
注釋
杜陵:在長安東南二十里。
卜筑:擇地建筑。
青山:在當(dāng)涂縣東南三十里。齊時宣城太守謝脁筑室于山南,絕頂有謝公池。唐天寶間改為謝公山。
水晶鹽:《金樓子》:“胡中白鹽,產(chǎn)于山崖,映日光明如精。胡人以供國廚,名君王鹽,亦名玉華鹽。”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44-945
題東谿公幽居創(chuàng)作背景
天寶二年(743)春及夏,李白多次奉詔侍從游宴,有《宮中行樂詞》《清平調(diào)詞》等應(yīng)制詩文多首。《題東溪公幽居》詩即作于是年之春。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44-945
題東谿公幽居鑒賞
講述杜陵賢士清正廉潔、東溪卜筑終老的淡泊人生。其中,“卜筑”強調(diào)了東溪公隱居的決心,寓意出東溪公的人品及其決意在此過清貧的生活。
詩句中含有兩位詩人名字:南朝齊詩人謝朓和東晉詩人陶潛。謝朓詩歌影響了唐代詩風(fēng),陶淵明的田園詩風(fēng)陶醉過了多少代人。詩句中借南朝齊詩人謝朓和東晉詩人陶潛的高尚品格喻杜陵賢人安貧樂道、不慕榮利的人生情懷。
描繪出一幅鳥兒后院飛翔高歌、是飛花落絮送酒的艷麗景色,更是突顯出《題東溪公幽居》中的“幽”字,幽僻之處、深而幽靜。與此同時,詩人將“飛花”擬人化,飄舞的花朵“送酒”為來客喝酒助興,以此營造熱烈氛圍,暗示了主人對客人的真誠。
意境開闊,讓人感受到杜陵賢人的純樸善良、熱情好客的性情,但亦蘊含著盤內(nèi)空空沒有菜蔬、三畝兩畝閑田也懶種的田園生活,表現(xiàn)出東溪公的“清且廉”,照應(yīng)開頭,首尾照應(yīng),再次升華主旨。
全詩圍繞“清”“廉”兩字為主線,以謝脁、陶潛喻東溪公杜陵賢人,詩中通過情景交融的手法,突顯杜陵賢人的清正廉潔、高雅絕浴,同時也肯定了東溪公的淡泊明志之情。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d/file/p/ea7563a14e451c5df6334a2a2db968dd.jpg)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猜你喜歡
壬寅臘月十九日嶰筠前輩招諸同人集雙硯齋作坡公生日此會在伊江得未曾有詩以紀(jì)之
中原俎豆不足奇,請公乘云游四夷。天西絕塞招靈旗,下有荷戈之人頂禮之。
公生距今八百有七載,元精在天仍為牛斗箕。命宮磨蝎豈公獨,春夢都似黃粱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