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錢允一還天臺詩(并序)
[明代]:宋濂
皇帝即位之二年,大將軍帥師取燕都,西北州郡,次第皆
平。
越明年冬,上將郊祀天地,大告武成,念開國諸臣勞烈,
錫以鐵券,以申帶礪之誓。
下禮官議其制度,近臣奏言:“唐和陵時嘗賜。
錢武肅王十五世孫尚德實寶藏之。
”上遣使者即其家訪焉。
尚德奉詔櫝券及五王遺像上之。
上御外朝觀之,敕省臣宴于儀曹。
已而尚德思東歸,命還其券與像,以禮敦遣。
錢氏寶有此券已五百載。
宋淳化中,杭守臣嘗連玉冊進之。
元豐五年,又進之。
宋季兵亂,券沉官渭水中五十六年。
元至順二年,漁人獲之,售于尚德之父世珪,迄今而尚德
又進之。
是嘗三登天子之庭,其間或顯或晦,雖若類靈物訶護,亦
其子孫之多賢,能保守而弗墜也。
尚德字允一,天臺人。
大明天子開鴻基,雄兵百萬皆虎貔。
東征西討十余載,變化不異云雷隨。
功成治定四海一,剖券分符恩澤施。
前王遺制久已泯,錢氏世寶猶無虧。
天使持書往征取,有翁橐負來丹墀。
鞠躬俯伏再拜起,旋解韜籍重重披。
精鐵鍛成大逾瓦,中突傍偃形如箕。
又如玄甗剖其半,一片玄玉誰瑕疵。
鑿窾填金文絢爛,筆畫方整蟠蛟螭。
誓辭三百有余字,河山帶礪無嫌疑。
繼陳五王有真像,仿佛猶是唐冠衣。
腰圍白玉金作跂,吻角左右分三髭。
重瞳回光屢下照,笑語逾覺天顏怡。
便敕大官給珍饌,上尊法酒澆瓊卮。
憶初唐綱既解紐,恣舞鱔號狐貍。
斗牛王氣果凌厲,豫章占術元非欺。
八都健卒猛如虎,指揮不異驅嬰兒。
羅平鳥圖騁怪幻,內黃外白跳狂癡。
龍劍一揮赴水死,大勛星日同照垂。
因茲錫券代牲歃,彭城開府如三司。
衣錦城空嘉樹老,共守尚有三樓危。
淳化元豐兩進入,龍光曾受天王知。
炎精訖錄九鼎沸,一旦失去官河糜。
豈伊神物欲變化,相逐雷劍為龍飛。
孰知漁者一舉網,所獲非鱉還非龜。
終然鬼物所訶護,不使光彩埋荒陂。
泥涂沙礫幸免累,寶玉大弓欣有歸。
我知天意實有在,武肅弘烈何堪微。
八州生靈數百萬,拔出水火行中逵。
子孫食報豈終極,政如稼穡隨年肥。
高牙大纛入黃閣,金章盭綬趨彤闈。
不知堆床定幾笏,但見肘印懸累累。
七世珥貂未足擬,一門三戟終前衰。
況翁文采爛五色,嗜古不管頭如絲。
秦淮呼酒話離別,遠盼官舸如星馳。
于時同云冪四野,勢欲釀雪增寒威。
行行若過表忠觀,好剔蒼蘚看殘碑。
皇帝即位之二年,大將軍帥師取燕都,西北州郡,次第皆
平。
越明年冬,上將郊祀天地,大告武成,念開國諸臣勞烈,
錫以鐵券,以申帶礪之誓。
下禮官議其制度,近臣奏言:“唐和陵時嘗賜。
錢武肅王十五世孫尚德實寶藏之。
”上遣使者即其家訪焉。
尚德奉詔櫝券及五王遺像上之。
上禦外朝觀之,敕省臣宴于儀曹。
已而尚德思東歸,命還其券與像,以禮敦遣。
錢氏寶有此券已五百載。
宋淳化中,杭守臣嘗連玉冊進之。
元豐五年,又進之。
宋季兵亂,券沉官渭水中五十六年。
元至順二年,漁人獲之,售于尚德之父世珪,迄今而尚德
又進之。
是嘗三登天子之庭,其間或顯或晦,雖若類靈物訶護,亦
其子孫之多賢,能保守而弗墜也。
尚德字允一,天臺人。
大明天子開鴻基,雄兵百萬皆虎貔。
東征西討十餘載,變化不異雲雷隨。
功成治定四海一,剖券分符恩澤施。
前王遺制久已泯,錢氏世寶猶無虧。
天使持書往征取,有翁橐負來丹墀。
鞠躬俯伏再拜起,旋解韜籍重重披。
精鐵鍛成大逾瓦,中突傍偃形如箕。
又如玄甗剖其半,一片玄玉誰瑕疵。
鑿窾填金文絢爛,筆畫方整蟠蛟螭。
誓辭三百有餘字,河山帶礪無嫌疑。
繼陳五王有真像,仿佛猶是唐冠衣。
腰圍白玉金作跂,吻角左右分三髭。
重瞳回光屢下照,笑語逾覺天顔怡。
便敕大官給珍饌,上尊法酒澆瓊卮。
憶初唐綱既解紐,恣舞鱔號狐貍。
鬥牛王氣果淩厲,豫章占術元非欺。
八都健卒猛如虎,指揮不異驅嬰兒。
羅平鳥圖騁怪幻,內黃外白跳狂癡。
龍劍一揮赴水死,大勳星日同照垂。
因茲錫券代牲歃,彭城開府如三司。
衣錦城空嘉樹老,共守尚有三樓危。
淳化元豐兩進入,龍光曾受天王知。
炎精訖錄九鼎沸,一旦失去官河糜。
豈伊神物欲變化,相逐雷劍為龍飛。
孰知漁者一舉網,所獲非鼈還非龜。
終然鬼物所訶護,不使光彩埋荒陂。
泥塗沙礫幸免累,寶玉大弓欣有歸。
我知天意實有在,武肅弘烈何堪微。
八州生靈數百萬,拔出水火行中逵。
子孫食報豈終極,政如稼穡隨年肥。
高牙大纛入黃閣,金章盭綬趨彤闈。
不知堆床定幾笏,但見肘印懸累累。
七世珥貂未足擬,一門三戟終前衰。
況翁文采爛五色,嗜古不管頭如絲。
秦淮呼酒話離別,遠盼官舸如星馳。
于時同雲冪四野,勢欲釀雪增寒威。
行行若過表忠觀,好剔蒼蘚看殘碑。
唐代·宋濂的簡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漢族,浦江(今浙江浦江縣)人,元末明初文學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太史公。宋濂與高啟、劉基并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他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黨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東陽馬生序》、《朱元璋奉天討元北伐檄文》等。
...〔
? 宋濂的詩(184篇) 〕
唐代:
李嘉祐
愛爾無羈束,云山恣意過。一身隨遠岫,孤棹任輕波。
世事關心少,漁家寄宿多。蘆花泊舟處,江月奈人何。
愛爾無羈束,雲山恣意過。一身隨遠岫,孤棹任輕波。
世事關心少,漁家寄宿多。蘆花泊舟處,江月奈人何。
宋代:
蘇轍
積因得果通三世,臨老長閑自一時。
久爾觀心終未悟,偶然見道了無疑。
積因得果通三世,臨老長閑自一時。
久爾觀心終未悟,偶然見道了無疑。
宋代:
沈與求
骨寒宜伴列仙臞,欲喜依劉計未疏。自昔暗中人易記,到今名下士非虛。
欲從給事論奇字,擬向中郎得異書。愿借牙簽三萬軸,為公一一辨蟫魚。
骨寒宜伴列仙臞,欲喜依劉計未疏。自昔暗中人易記,到今名下士非虛。
欲從給事論奇字,擬向中郎得異書。願借牙簽三萬軸,為公一一辨蟫魚。
:
汪石青
龍鸞百隊會蟠桃,冷看熙來攘往勞。座上有時吹合雅,人間何處吊離騷。
投壺未必諸天笑,銜石終看一念牢。妙手不辭稍點綴,居然忘鏡又忘刀。
龍鸞百隊會蟠桃,冷看熙來攘往勞。座上有時吹合雅,人間何處吊離騷。
投壺未必諸天笑,銜石終看一念牢。妙手不辭稍點綴,居然忘鏡又忘刀。
明代:
李東陽
空山野食無煙火,靈籟天聲自管弦。我亦從今斷葷飲,為公重和石齋篇。
空山野食無煙火,靈籟天聲自管弦。我亦從今斷葷飲,為公重和石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