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城(并敘)
[宋代]:蘇軾
世傳王迥子高,與仙人周瑤英游芙蓉城。
元豐元年三月,余始識子高,問之信然,乃作此詩。
極其情而歸之正,亦變風止乎禮義之意也。
芙蓉城中花冥冥,誰其主者石與丁。
珠簾玉樓翡翠屏,云舒霞卷千娉婷。
中有一人長眉青,炯如微云淡疏星。
往來三世空钅柬形,竟坐誤讀《黃庭經》。
天門夜開飛爽靈,無復白日乘云軿。
俗緣千劫磨不盡,翠被冷落凄余馨。
因過緱山朝帝廷,夜聞笙簫弭節聽。
飄然而來誰使令,皎如明月入窗欞。
忽然而去不可執,寒衾虛幌風泠泠。
仙宮洞房本不扃,夢中同躡鳳凰翎。
徑渡萬里如奔霆,玉樓浮空聳亭亭。
天書云篆誰所銘,繞樓飛步高竛竮。
仙風鏘然韻流鈴,蘧蘧形開如酒醒,芳卿寄謝空丁寧。
一朝覆水不返瓶,羅巾別淚空熒熒。
春風花開秋葉零,世間羅綺紛膻腥。
此生流浪隨滄溟,偶然相值兩浮萍。
愿君收視觀三庭,勿與嘉谷生蝗螟。
従渠一念三千齡,下作人間尹與邢。
世傳王迥子高,與仙人周瑤英遊芙蓉城。
元豐元年三月,餘始識子高,問之信然,乃作此詩。
極其情而歸之正,亦變風止乎禮義之意也。
芙蓉城中花冥冥,誰其主者石與丁。
珠簾玉樓翡翠屏,雲舒霞卷千娉婷。
中有一人長眉青,炯如微雲淡疏星。
往來三世空钅柬形,竟坐誤讀《黃庭經》。
天門夜開飛爽靈,無複白日乘雲軿。
俗緣千劫磨不盡,翠被冷落凄餘馨。
因過緱山朝帝廷,夜聞笙簫弭節聽。
飄然而來誰使令,皎如明月入窗欞。
忽然而去不可執,寒衾虛幌風泠泠。
仙宮洞房本不扃,夢中同躡鳳凰翎。
徑渡萬裡如奔霆,玉樓浮空聳亭亭。
天書雲篆誰所銘,繞樓飛步高竛竮。
仙風鏘然韻流鈴,蘧蘧形開如酒醒,芳卿寄謝空丁甯。
一朝覆水不返瓶,羅巾別淚空熒熒。
春風花開秋葉零,世間羅綺紛膻腥。
此生流浪隨滄溟,偶然相值兩浮萍。
願君收視觀三庭,勿與嘉谷生蝗螟。
従渠一念三千齡,下作人間尹與邢。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
:
釋重顯
老病還同葉半凋,經旬門掩夜蕭蕭。
海城都護曾垂訪,一片清風慰寂寥。
老病還同葉半凋,經旬門掩夜蕭蕭。
海城都護曾垂訪,一片清風慰寂寥。
明代:
朱誠泳
三分春色正當中,媚景撩人處處同。斜日小亭人醉后,杏花香散一簾風。
三分春色正當中,媚景撩人處處同。斜日小亭人醉後,杏花香散一簾風。
元代:
宋褧
僻地開三徑,荒山住一翁。棲遲瞰澄澈,結搆倚蔥蘢。
畫檻穿黃蝶,芳塍散白豵。云湫龍恍惚,月砌鶴氋氃。
僻地開三徑,荒山住一翁。棲遲瞰澄澈,結搆倚蔥蘢。
畫檻穿黃蝶,芳塍散白豵。雲湫龍恍惚,月砌鶴氋氃。
宋代:
呂本中
出門送君時,一步再徘徊。雖云非遠別,念與始謀乖。
欲求連墻居,故作千里來。君今不我待,欲跨洪溝回。
出門送君時,一步再徘徊。雖雲非遠別,念與始謀乖。
欲求連牆居,故作千裡來。君今不我待,欲跨洪溝回。
宋代:
喻良能
五采斕斑好毛羽,金沙石礫映毰毸。
我無御史西臺望,安用一雙鸂鶒來。
五采斕斑好毛羽,金沙石礫映毰毸。
我無禦史西臺望,安用一雙鸂鶒來。
明代:
康海
燕家小妓石榴裙,笑酌雚把似君。
玉面未從花里出,瑤箏先向月中聞。
燕家小妓石榴裙,笑酌雚把似君。
玉面未從花裡出,瑤箏先向月中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