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九日同人集花之寺看海棠 其二
[清代]:潘世恩
五年軟紅里,不到贊公房。笑我如老杜,無詩及海棠。
今來訪名友,得此占群芳。為爾留春住,門前車馬忙。
五年軟紅裡,不到贊公房。笑我如老杜,無詩及海棠。
今來訪名友,得此占群芳。為爾留春住,門前車馬忙。
唐代·潘世恩的簡介
潘世恩(1769-1854)清朝名臣。初名世輔,小字日麟,字槐堂,一作槐庭,號芝軒,晚號思補老人,室名有真意齋、思補堂、清頌。吳縣潘氏先世為中原人,唐代有潘逢時為歙州刺史,因“居官有惠政,秩滿,父老攀留,遂家于歙”。潘世恩六世祖潘仲蘭自明代起由歙縣北遷,落籍素享“風土清嘉、人文彬蔚”之譽的蘇州。先撰,嘉慶間歷侍讀、侍講學士、戶部尚書。道光間至英武殿大學士,充上書房總師傅,進太子太傅。為官五十余年,歷事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朝,被稱為“四朝元老”,與堂兄潘世璜、孫潘祖蔭合稱為“蘇州三杰”,著有《恩補齋集》。
...〔
? 潘世恩的詩(9篇) 〕
明代:
張弼
吳淞江口海之堧,聞說留侯世業傳。屯戍孤城無百雉,延師黌舍有三鳣。
晴沙自葺袁崧壘,曲埼誰維呂政船。帖帖鯨波無個事,高歌長劍倚青天。
吳淞江口海之堧,聞說留侯世業傳。屯戍孤城無百雉,延師黌舍有三鳣。
晴沙自葺袁崧壘,曲埼誰維呂政船。帖帖鯨波無個事,高歌長劍倚青天。
:
弘歷
高標迥出重霄秀,本色常留四季青。為重堅貞栽砌畔,綠陰如滴滿軒庭。
高標迥出重霄秀,本色常留四季青。為重堅貞栽砌畔,綠陰如滴滿軒庭。
明代:
王邦畿
蘭叢翠疊氣氤氳,月相莊巖看未真。手里星星香線火,曾無分與飲煙人。
蘭叢翠疊氣氤氳,月相莊巖看未真。手裡星星香線火,曾無分與飲煙人。
明代:
朱多
客訪遺基歲月華,仙人何處弄煙霞。
山中甲子無春夏,四月才開二月花。
客訪遺基歲月華,仙人何處弄煙霞。
山中甲子無春夏,四月才開二月花。
清代:
鄭孝胥
逸塘用世人,五十居閒地。豈無髀肉嘆,自詭時未至。
時至當云何,奈此囊底智??叵译m不發,天下識猿臂。
逸塘用世人,五十居閒地。豈無髀肉歎,自詭時未至。
時至當雲何,奈此囊底智??叵译m不發,天下識猿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