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本名楊英,小字阿𡡉(“𡡉”字讀作“摩”,寫作“上麻下女”,部分網(wǎng)上系統(tǒng)無法顯示此字,請參考相關實體書) ,弘農(nóng)華陰(今陜西省華陰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8月21日 —618年4月11日 在位),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嫡次子。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美姿儀,少聰慧,初封雁門郡公。開皇元年(581年),冊立為晉王,參與滅陳朝,陰謀奪宗。開皇二十年(600年),冊立為皇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正式即位。在位期間,在前人修的眾多運河基礎上疏浚修隋朝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遷都洛陽。改州為郡,又改度量衡依古式;頻繁發(fā)動戰(zhàn)爭,西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濫用民力、窮奢極欲,引發(fā)全國范圍農(nóng)民起義,天下大亂,導致隋朝崩潰覆亡。
大業(yè)十四年三月丙辰日(618年4月11日),江都兵變之后,為宇文化及叛軍所弒。楊侗追謚為明皇帝,廟號世祖;唐高祖李淵追謚為煬皇帝,夏王竇建德追謚為閔皇帝,《全隋詩》錄存其詩四十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