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本姓柴,后改姓郭,后世仍習稱“柴榮”,邢州堯山縣(今河北隆堯)人。五代時期政治家,后周第二位皇帝(954年2月26日-959年7月27日在位 )。
他的作品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柴榮出身邢州望族,自少“器貌英奇”,擅長騎射,略通書史及黃老之術(shù),且為人謹慎篤厚,因而被姑父郭威收為養(yǎng)子。早年曾隨商人在江陵販茶,對社會積弊有所體驗。在后漢時期,隨郭威赴鄴都就鎮(zhèn),任天雄牙內(nèi)指揮使。廣順元年(951年),后周建立,郭威委任柴榮治理澶州。他為政清肅,使盜不犯境。廣順三年(953年),入朝任開封府尹,進封晉王。
顯德元年(954年),郭威駕崩,柴榮登基為帝。柴榮勵精圖治,致力于統(tǒng)一大業(yè),立下了“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yǎng)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壯志。在位期間,對內(nèi)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修訂禮樂、制度、刑法,使得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地區(qū)經(jīng)濟開始復(fù)蘇。對外南征北戰(zhàn),西敗后蜀,收取秦、鳳、成、階四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遼國,連克三關(guān)三州。史家稱贊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
顯德六年(959年),柴榮在商議攻取幽州時突發(fā)疾病,不久去世,年僅三十九歲,在位六年。謚號睿武孝文皇帝,廟號世宗,葬于慶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