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端(935年-1000年5月9日 ),字易直,幽州安次縣(今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人。北宋初年宰相、詩人,后晉兵部侍郎呂琦之子、尚書左丞呂馀慶的弟弟。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呂端出身官宦之家,好學上進。后晉時期,憑借父蔭,候補千牛備身。后周時,擔任著作佐郎、直史館。北宋建立后,歷任浚儀知縣、定州通判、、太常少卿、成都知府。清廉儉約,百姓安寧。宋太宗即位,充任開封府判官,因事貶為商汝司戶參軍,遷太常丞,出任蔡州知州,政績良好,歷任開封知縣、考功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戶部郎中、判太常寺兼禮院、大理少卿,拜右諫議大夫、開封府判官、衛尉少卿、樞密直學士、參知政事。至道元年(995年),正式拜相,出任戶部侍郎、同平章事,升任門下侍郎、兵部尚書。為政識得大體,清簡處事,“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宋太宗駕崩后,力挫陰謀,扶立宋真宗即位,擔任右仆射。咸平二年(999年),以太子太保致仕。
咸平三年(1000年),呂端去世,時年六十六,獲贈司空,謚號“正惠”。《全宋詩》錄其詩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