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熙載(1813年-1881年),字伯簡,號融齋,晚號寤崖子,世稱融齋先生,江蘇興化人,中國近代文學家。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劉熙載少孤貧,篤行力學。16歲時,曾作糧行學徒,后又以教蒙館為生,1839年,中舉,1844年,中進士,因其文章與書法均優,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1853年,奉命值上書房。1856年終,朝廷考察群吏,其名列一等。記名以道、府用。但不愿做地方官,寧愿到山東開館授徒為生。兩年后回京,仍為翰林院編修。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犯北京,京官多逃避,而劉熙載冒死獨留,獲湖北巡撫胡林翼賞識,任其湖北武昌江漢書院主講。1864年,補國子監司業,繼為廣東學政,旋補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3年任期未滿,即請假歸里。1867年,其應上海道臺應寶時之聘,任上海龍門書院主講,歷時14年,獲“以正學教弟子,有胡安定風”之贊譽。其主講上海龍門書院時,俞樾掌杭州詁經精舍,兩人時相過從,并稱當世。1880年夏,其因寒疾久不愈,由友人蕭穆等護送經蘇州回故里。1881年,卒于故居古桐書屋,時年69歲。
劉熙載認為“詩品出于人品”,他論詩也注意分析環境、經歷、學養對詩人創作的影響。并將唐詩放在詩歌發展史中,分析了唐詩與前代和后世的關聯。此外,劉熙載還對唐代的律詩、古詩、絕句等不同體裁的詩歌進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某一作家于某一體裁的優劣,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平生著述,自訂為《古桐書屋六種》,著名的《藝概》即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