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姆士·托賓(James Tobin,1918年3月5日—2002年3月11日),早期的研究為凱恩斯主義的整體經濟學說提供了理論基礎,并最終發(fā)展成為當代的投資組合選擇和資產定價理論。 在金融市場及相關的支出決定、就業(yè)、產品和價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1918年3月5日,詹姆士·托賓出生于美國伊利諾斯州的香檳。
1935年9月,托賓進入哈佛大學學習,四年后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40年又獲得碩士學位,在哈佛的六年期間,托賓受到了約瑟夫·熊彼特、愛德華·張伯倫、華西里·里昂惕夫等著名經濟學家的指導。
1941年,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托賓以經濟專家身份在政府任職,先后在物價管理署、戰(zhàn)時生產局工作。珍珠港事件后應征入美國海軍服役,先在哥倫比亞大學進行了90天軍訓,后任驅逐艦指揮官,隨艦到達大西洋和地中海,并參加了進攻北非和法國南部以及意大利戰(zhàn)役。退役時獲海軍預備役上尉軍銜。
1946年,托賓離開部隊返回哈佛大學經濟系,繼續(xù)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1947年,他以一篇關于消費函數(shù)的理論和統(tǒng)計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同年當選研究員的副研究員,他利用副研究員的薪金補習他在戰(zhàn)時失去接觸的經濟學,特別是經濟計量學,參加寫作了《美國商業(yè)信條》,并且在《經濟學與統(tǒng)計學評論》上發(fā)表了《流動偏好與貨幣政策》的文章。1949年他到英國劍橋大學應用經濟系當訪問學者。
1950年以后,托賓就一直在耶魯大學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1955年升為經濟系教授。同年,原來設在芝加哥大學的柯立芝經濟研究委員會遷移到耶魯大學,并更名為柯立芝基金會。從1955年至1961年和1964年至1965年,托賓擔任基金會的主席職務。在托賓擔任基金會負責人期間,曾幫助過許多年輕的經濟學家。他對其他經濟學家發(fā)展的無私幫助,贏得了同事們對他的喜愛,正像他的輝煌成就贏得了大家對他的尊重一樣。經濟學界對他尊重反映了對他寬厚、謙和的紳士風度的贊許。諾貝爾獎得主中很少有人能得到這樣真摯美好的評價。
1957年,他成為美國計量經濟學會副會長,第二年又擔任該學會的會長。
1960年,托賓的著作引起了當選總統(tǒng)約翰·F·肯尼迪的注意。1961年到1962年間,他在總統(tǒng)經濟顧問委員會中任職。
1962年8月又回到耶魯大學任教。1964年任美國經濟學會副會長。1967年到1980年間被授予錫拉丘茲大學、伊利諾斯大學、達特茅思學院、斯沃恩莫爾學院法學名譽博士及新里斯本大學經濟學名譽博士稱號。
1968年到1969年任耶魯大學經濟系主任。1970年至1971年任美國經濟學會會長。1972年為全國科學院成員。
1972年至1973年到肯尼亞內羅畢大學講學,并被該校聘為發(fā)展研究學院的客座教授。
1974年至1977年任五院行為和社會科學秘書。
1974年到1978年再度出任耶魯大學經濟行為和社會科學秘書。1974年到1978年再度聘任耶魯大學經濟系主任。1977年任美國東部經濟學會會長。1979年至1982年任經濟科學部主席。
1981年,托賓的“投資組合理論”使他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這個理論用他自己的語言概括起來只有簡單的一句話:“不要將你的雞蛋全都放在一只籃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