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德蒙德·菲爾普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就業與增長理論的著名代表人物。北京工商大學名譽教授。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宏觀經濟學的各個領域,包括就業、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儲蓄、公債、稅收、代際公平、價格、工資、微觀主體行為、資本形成、財政和貨幣政策,以及他最有成就的領域——經濟增長問題,被譽為“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締造者”和“影響經濟學進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菲爾普斯教授最重要的貢獻在于經濟增長理論。他繼羅伯特·索洛之后,對經濟增長的動態最優化路徑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經濟增長黃金律”,從而正式確立了經濟增長理論。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埃德蒙德.菲爾普斯1933年出生于美國芝加哥,
1955年獲得美國阿姆赫斯特學院文學士學位,
1959年獲得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師從諾獎得主詹姆斯·托賓教授。菲爾普斯曾經執教于耶魯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
1971年起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
并于1982年獲聘為麥維克(McVickar)政治經濟學教授。
菲爾普斯教授于2001年創建資本主義與社會研究中心并擔任主任。現供職于哥倫比亞地球研究所。
同時擔任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社會科學院院士、紐約科學院院士、美國經濟學協會副會長、布魯金斯經濟事務委員會資深顧問、美聯儲學術會議專家、美國財政部和參議院金融委員會顧問、《美國經濟評論》編委等。于2006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1981年47歲時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他亦為美國藝術科學院及計量經濟學學會會員。
2000年,他榮獲美國經濟協會杰出會員稱號。
2005年6月1日,埃德蒙·菲爾普斯被聘為北京工商大學名譽教授。
2010年擔任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