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曠,字子野,平陽(今山東省新泰市南師店)人(《莊子·駢拇》陸德明釋文),先秦著名音樂大師,古人稱為樂圣,春秋時期晉國晉悼公平公時大臣,太宰,宮廷掌樂太師,古傳太極拳開創者,教育家,思想家,最早提出“民貴君輕”。善卜卦推演,被尊崇為算命先生的祖師爺。他生而無目(一說為專心練琴自己刺瞎眼睛),故自稱盲臣,暝臣,初為晉大夫,后拜為太宰,亦稱晉野,博學多才,尤精音律,善彈琴,辨音力極強。以“師曠之聰”聞名于后世,據說師曠可以聽到天庭之音,他同時精通鳥獸語言,他撫琴時,能使鳳凰來儀,是神話傳說中順風耳的原型。他藝術造詣極高,著名琴曲《陽春》、《白雪》,即為其所作,民間附會出許多師曠奏樂的神異故事。今河南開封禹王臺即師曠曾演奏樂曲之古吹臺,洪洞縣曲亭鎮師村有師曠墓遺址。師曠不僅在音樂政治道學等方面有卓越貢獻,而且著有《禽經》,總結了我國先秦以前的鳥類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