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至(1905年9月17日—1993年2月22日),出生于河北涿州,原名馮承植,字君培 ,中共黨員,文學家、詩人、翻譯家、教育家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其主要作品有有詩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十年詩抄》等;散文集《山水》《東歐雜記》等;小說《蟬與晚秋》《仲尼之將喪》《伍子胥》等;傳記《杜甫傳》;譯著《海涅詩選》《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等。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1905年9月17日,馮至出生于河北涿州。
1916年,考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學。
1919年,與同學創辦《青年》雜志。
1921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
1923年,本科入讀于北京大學德文系;《綠衣人》等23首詩在《創造季刊》發表;翻譯海涅詩章《歸鄉集》第九首刊發于《民國日報·文藝旬刊》。
1924年,翻譯歌德《箜篌引》《迷娘》刊發于《文藝刊》;翻譯海涅《抒情插曲》第二首刊發于《文藝刊》,第六、十、十二、二十三首在《文藝旬刊》刊出;另選譯海涅《歸鄉集》第四、七首刊發于《文藝旬刊》;翻譯歌德謠曲《魔王》刊發于于《文藝旬刊》。
1925年,創作作品《記克萊斯特的死》刊發于《沉鐘》;另翻譯荷爾德林《給運命女神》刊發于《沉鐘》。
1926年,翻譯《PetofiSandor》刊發于《沉鐘》;翻譯歌德謠曲《掘寶者》刊發于《沉鐘》;翻譯萊瑙《蘆葦之歌》刊發于《沉鐘》。
192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后任教于哈爾濱第一中學;4月詩集《昨日之歌》由北新書局出版;翻譯E.T.A.霍夫曼《亞瑟王廳堂》及論述文《談E.T.A.霍夫曼》刊發于《沉鐘》。
1928年,任教于北京孔德學校,另任北京大學德文系助教;3月,翻譯海涅《哈爾次山游記》由北新書局出版;翻譯列德爾詩《生命的秋天》《我的愛人》刊發于《新中華報·副刊》。
1929年,翻譯阿維爾斯《十四行詩》刊發于《華北日報·副刊》;翻譯德國克萊斯特中篇小說《智利的地震》刊發于《華北日報·副刊》;翻譯洛伊托德詩章《秋》刊發于《華北日報·副刊》;8月,詩集《北游及其他》出版。
1930年,翻譯戴默爾詩《仰視》《宮殿》刊發于《朔風》;5月,與廢名合辦文藝周刊《駱駝草》出版;9月,赴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系深造,主修文學,兼學哲學、藝術史。
1931年8月,轉學至柏林大學;翻譯里爾克《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刊發于《華北日報·副刊》。
1932年,翻譯里爾克散文《論“山水”》,詩章《豹》,并刊發于月《沉鐘》;摘譯里爾克小說《馬爾特·勞利茨·布里格隨筆》刊發于《沉鐘》。
1933年1月,翻譯《克爾凱郭爾語錄》刊發于《沉鐘》;4月,重返海德堡大學。
1934年,翻譯《畫家凡訶與弟書》刊發于《沉鐘》;摘譯里爾克長篇小說《馬爾特·勞利茨·布里格隨筆》刊發于《沉鐘》。
1935年6月,獲得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9月,回到北平,任北平中德學會中方常務干事,另出版《中德文化叢書》。
1936年,翻譯荷爾德林《命運之歌》刊發于《大公報·文藝》;翻譯西倫佩《芬蘭的冬天》刊發于《大公報·文藝》;7月,任同濟大學教授。
1937年,翻譯《尼采詩抄》五首刊發于《文學》;翻譯歌德《瑪利浴場哀歌》刊發于《新詩》,《尼采詩抄五首》刊發于《譯文》;9月,隨同濟大學內遷至浙江金華,后繼續向江西撤退。
1938年,譯作里爾克《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作為《中德文化從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1939年,任西南聯合大學外文系德語教授;《談讀尼采》刊發于《今日評論》,《〈薩拉圖斯特拉〉的文體》刊發于《今日評論》。
1940年,與姚可崑合作繼續翻譯歌德長篇小說《維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
1941年4月,譯注俾德曼《歌德年譜》,以“年譜”為綱閱讀《歌德全集》及《歌德書信日記選》等對“年譜”加以注釋,分九期刊發于《圖書月刊》。
1942年2月,開始翻譯席勒《審美教育書簡》;論文《一個對于時代的批評》刊發于《戰國策》;5月,《十四行集》由桂林明日社出版。
1943年,翻譯歌德詩章《哀弗立昂》刊發于《文陣新輯》,《維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中譯本序言刊發于《自由論壇》,論文《〈浮士德〉里的魔》刊發于《學術季刊》,《工作而等待》刊發于《生活導報周年紀念文集》;9月,散文集《山水》由重慶國民出版社出版;12月,翻譯里爾克詩十二首刊發于《文聚》。
1944年,翻譯霍夫曼斯塔爾《德國的小說》刊發于《新文學》,翻譯格奧爾格詩章《給死者》刊發于《中央日報》,翻譯德國馬克斯·本塞《批評與論戰》刊發于《自由論壇》。
1945年,《尼采對于未來的推測》刊發于《自由論壇》,翻譯《尼采詩七首》刊發于《文聚》,《杜甫和我們的時代》刊發于《中央日報》,《關于羅曼·羅蘭(1866-1944)》刊發于《中央日報》。
1946年7月,任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教授。
1947年,翻譯《歌德格言短詩》二十首,刊發于《益世報·文學周刊》,翻譯尼采詩章《在敵人中間—根據一句吉卜賽人的諺語寫成》刊發于《大公報·文藝》,論文《歌德的晚年》刊發于《今日評論》。
1947年6月—1948年11月,《杜甫傳》先后刊發于《文學雜志》。
1949年7月,出席第一屆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代表大會,并當選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另當選為文學工作者協會理事。
1950年,訪問蘇聯及東歐各國。
1951年,任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4年,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
1978年,當選內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并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會長。
1980年,當選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1993年2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