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炯炯,1977年生于中國四川樂山,現工作生活于北京, 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家之一。
他的作品
基本資料
詳細介紹
邱炯炯的成長經歷在當代藝術圈堪稱“奇特”:兩歲開始畫畫,三歲開始表演川劇(爺爺是著名的川劇丑角演員),在少年時代就確立了藝術家的夢想,并且從未受到正統美術學院的改造,18歲輟學,即成為職業藝術家。豐富的人生經歷使得邱炯炯的作品有著異于同齡藝術家的深沉感。邱炯炯最感興趣的題材包括人物和臘肉,其中又以人物的肖像最為引人注目:層疊斑駁的效果中,調侃詼諧的人物形象若隱若現。他擺脫了一般的肖像處理方法,用夸張變形和朦朧的筆觸在對象與觀眾之間造成隔膜,但強大的張力又會把觀眾“吸”進去。在他的藝術經歷中,文學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邱炯炯常常從中外文學典籍中獲得興奮點和激揚的想象力,比如《茶花女》、《游園驚夢》、《不傷玻璃的光》(以圣經新約為藍本)等。可能是自幼埋下了對電影事業的熱愛,拍電影一直是邱炯炯的夢想。2007年,他完成了處女作《大酒樓》,這是一部關于父輩、酒、故鄉和朋友的長約100分鐘的紀錄片。在這初次嘗試的黑白影片當中,“導演”邱炯炯個人化的影像敘事風格已初露端倪,但對于作者而言似乎更為重要的是,從青春期以來與父親的對抗關系被徹底終結了。第二部電影完成了邱炯炯對家族的記述,他用極具感染力的鏡頭追憶了祖父的演藝生涯,血脈的相承也使人們為邱炯炯一貫嬉笑人生的藝術視角找到了解答。邱炯炯在閃爍恍惚間營造了一個又一個富于神秘色彩的語境。正如他2008年個展的題目《怯青春》,有關青春與生命的瞬間記憶在作品中定格,恰到好處的沉重感讓觀眾下意識地流連于其中,不愿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