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道簡介
![查道](/d/file/p/dacb36133f682fe72578f509a66d5b62.jpg)
人物生平
孝子
出生于官宦之家。祖父曾任南唐工部尚書,其父曾任宋太祖殿中侍御史,后任泉州知州。因此,查道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幼喜好讀書寫字,少年時,他寫的詞便廣為流傳。查道十分孝順,有一次母親生病想吃鱖魚湯,因正值天寒地凍,無處購買,查道親往河中,鑿冰釣魚,終得之。查道還劃破手臂用血抄寫佛經,祈盼母病早日康復。
升遷
33歲那年,查道考中了進士,從此便踏上了仕途。剛開始任館陶(今河北館陶)尉(警察局長),沒過幾年,便升任遂州(四川遂寧)通判,(政務監督官)。時逢朝廷對西部官員進行考察,查道因表現突出,被通報表揚,并調任果州(今四川南充)知州,成了一位地方大員,這年他43歲。之后他仕途一直很順,先后擔任過寧州(今甘肅寧縣)、襄州(今湖北襄樊)、虢州(今河南靈寶)的知州。其間有十年時間是在朝廷任職,曾任左正言(監察部副司長)、直史館(國家歷史館館員)、工部員外郎(建設部副司長)、刑部員外郎等職。55歲時,被任命為龍圖閣待制,兼任刑部郎中、吏部選事。龍圖閣是宋太宗趙光義死后,專為保存他遺留的文物所建的建筑,也是一個專門研究機構。在內供職的人都有極高的身份,很受皇帝賞識,得以經常與皇帝接觸。宋史載:“真宗退朝之暇,召馮元講《易》便坐,惟道與李虛己、李行簡預焉。”七年后,查道因耳聾,怕難以應對皇上,上表要求外任,得到允許,派到虢州任知州。臨行,真宗親到龍圖閣為他餞行。
寬和
查道之所以能長期得到朝廷和皇帝的賞識,與其為官清廉、辦事干練,勇于負責、敢于擔當的人品和官風以及卓越的政績有關。
他任館陶尉時,一個重要任務是收稅。當時州里管得很嚴,到時賦稅收不齊,縣政府的官員都要被戴枷以示懲戒。不過戴上一會,出了門官員們便紛紛自行把枷去掉,只有查道一人戴著枷下去繼續催繳。他下去從不接受吃請,而且首先嚴查富人欠稅,百姓見此,紛紛交齊了賦稅。
在果州任上,有叫何彥忠的狂徒糾集二百余人造反,朝廷派人招安無果,決定派兵征剿。查道認定,他們當中的大部份人都是被脅從的,不忍心他們在征剿中玉石俱焚,決定只帶幾個仆從再次前往勸降。反民中有人認得他是州長,鑒于他官聲不錯,便說:“知州怎么會害我們?”于是相約投降,表示認罪。查道沒有懲處他們,反給他們發了身份證明,讓他們回家務農。朝廷接到報告,認為他處理得當,下詔對他褒獎。
就在他離開龍圖閣到虢州任職的當年秋,虢州發生嚴重蝗災,農田欠收。查道不等不靠,果斷開官倉賑災,廣設粥棚施救饑民。同時,向災民發麥種4000斗,讓農民生產自救,終于讓一萬多人安全度過了災荒。這件事很為時人所稱道。
以上三件事均見于宋史。1018年5月,查道死于任上,享年六十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