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竑簡介
![焦竑](/d/file/p/34bdccc4e370ac6c77fdaa2fe6eb06e4.jpg)
人物生平
焦竑是明代著名的藏書家?!睹魇贰の脑贰そ垢f傳》載:“(焦竑)博極群書,自經(jīng)史至稗官,無不淹貫,善為古文,典正訓雅,卓然名家。”《中國藏書家考略》載:“(焦竑)藏書兩樓,五楹俱滿?!痹诮窠K省南京市珠江路同仁街,1994年前有一座坐北朝南的雙層木結構建筑,它就是南京地區(qū)傳世最久的私家藏書樓建筑——澹園藏書樓。藏書樓建筑面積達350平方米。在南京,民間俗稱為“焦狀元樓”。
焦竑幼年、成年家境并不富裕,使焦竑自幼形成了嗜書、集書、抄書及后來條件改善后刻板印書的習慣。集腋成裘,使他成為晚明最大的私人藏書家,有“北李南焦”之說(李指齊東李開先,山東章丘人,明代戲曲家)。焦竑的藏書以抄本和宋明刊本居多。焦竑曾為自己豐富的藏書,編輯了一部兩卷本的《焦氏藏書目》。藏書樓有“澹園”、“抱甕軒”、“竹浪齋”、“萬軸稷”、“五車樓”、“欣賞齋”,等,自經(jīng)史至稗官雜說,無不收羅。《澹生堂藏書訓》記其“金陵焦太史弱侯,藏書兩樓,五楹俱滿。余所目睹,而一一皆經(jīng)校讎探討”。錢曾亦稱“近代藏書家,推章丘李(開先)氏,金陵焦氏”。曾編有《焦氏藏書目》2卷、《欣賞齋書目》6卷,均已佚。其“澹園”藏書樓一直保存至1994年,南京修建同仁大廈時被拆,歷經(jīng)400余年。焦竑把自己的藏書樓命名為“五車樓”,把書房命名為“欣賞齋”——焦竑對收藏到的每一部書,幾乎都經(jīng)過了親自??保⑸w有“澹園焦氏珍藏”、“子子孫孫永保”、“弱侯讀書記”、“竹浪齋品”、“弱侯”、“抱甕軒”、“漪南生”等印章。他的藏書曾經(jīng)代表著明代南京地區(qū)私家藏書的最高水準,具有全國性的影響。對于焦竑的藏書,成為一些學者研究焦竑的切入點。晚清學者葉昌熾,在《藏書紀事詩·焦竑》中寫道:“委宛羽陵方蔑如,廣寒清暑殿中儲。校竑但惜無臣向,《七略》于今未有書。”
平生和李贄交往最厚。他認為佛經(jīng)所說,最得孔孟“盡性至命”精義,漢宋諸儒所注,反成糟粕。企圖引佛入儒,調和兩家思想。刻印古籍甚多,大多是哲學及文學作品。他將讀書札記和論文,匯集成為了二十卷本的《焦氏筆乘》,成為焦竑考據(jù)與焦竑學術思想的重要文獻。
1996年12月,南京大學教授徐雁在南京出版社出版的《南京的書香》里,對《焦竑的澹園藏書》給予了專門介紹。2000年底,由國家圖書館館長任繼愈主編、出版的3卷本《中國藏書樓》,給予了系統(tǒng)介紹。
焦竑的藏書,在他謝世后,其出路為當時文人所關注。黃宗羲在《天一閣藏書記》中寫到“余在南中,聞焦氏書欲賣,急往訊之,不受奇零之值,二千金方得為售主……”,一方面,焦氏后人萬不得已,還不想賣掉先祖焦竑珍惜了一輩子的書,所以惜售不零賣;另一方面,黃宗羲拿不出“二千金”那么多錢來整狀求購,后來雖托人求購,但至“余歸而不果”。
在焦竑辭世二十多年后,在晚明的兵火動亂中,焦竑的藏書,最終還是散失了;“焦狀元樓”也在1994年春的南京同仁大廈工程中不幸被拆毀。這讓國內外眾多有識之士人扼腕嘆息!開始從諸多方面尋找、搶救這一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民革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南京大學著名教授徐雁,一直十分關注焦竑及其遺產(chǎn)遺存的保護工作,并為之奔走呼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