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蠣灘分布在寶坻縣南部和寧河縣中部、東部地區,由海灣環境下的長重蠣和近江重蠣的尸積群和埋葬群組成,為距今5800~2200年前的產物。牡蠣生長在潮間帶下部和潮下帶水面下,故將牡蠣層的頂面作為判定當時海平面的標志之一。寧河縣的牡蠣灘呈帶狀東西向分布,表明當時潮汐方向為南北向,與現代相近。面積較大的牡蠣灘在寧河縣西部東棘坨鄉史莊子到姜莊子間的河道中,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730米,面積73公頃。厚度較大的牡蠣灘位于寧河縣東部靠京山鐵路的裴莊,牡蠣層厚度大于5米。牡蠣灘中牡蠣殼占90%以上,牡蠣殼個體直徑較大者50厘米,較小者幾厘米,與生長速度有關。尸積群以坐姿為主,埋葬群以臥姿、瓣殼為特征,反映當時海灣比較寧靜,海水清澈。2200年前海平面比現今高出1米左右。1992年被批準為國家自然保護區的天津古海岸與濕地自然保護區由牡蠣灘、七里海和貝殼堤三部分組成,總面積近1000平方公里。據國內外專家的研究,其完整性、清晰性和典型性在國際上是罕見的,是自然界留給人類的珍貴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遺產。牡蠣灘的規模、剖面層厚、清晰度、殼體長度堪稱世界奇觀。
- 景點介紹
景點推薦
-
天津寧園
寧園位于天津北站以北,中山北路北側,育紅路南側,占地45.65公頃,水面11.7公頃,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園林景觀。公園前身系清末官立種植園。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直隸總督袁世凱為推行新政,委派周學熙以工藝總局名義在天津北站附近籌辦種植...
-
耳閘公園
耳閘公園位于新開河與子牙河交界處。整個園區種植喬木、花冠木2500多棵,綠籬1.5萬平方米,混播草坪1.8萬多平方米。耳閘公園由呈船形的新閘與老耳閘共同組成。配合耳閘公園設計建造的一艘仿明代石舫——天石舫,由漢白玉石材精雕細刻而成,比北京頤...
-
永樂橋
永樂橋原名慈海橋,位于天津三岔河口,橫跨子牙河,連接河北區五馬路和紅橋區三條石橫街,與具有“彩虹橋”之稱的金鋼橋相距700米,全長330米,跨度100米。設計者將慈海橋、摩天輪和商業設施融為一體,從而實現了*的“輪橋合一”風格。...
-
天津科學技術館
天津科學技術館位于河西區樂園路,與天津樂園相鄰。無論從高處鳥瞰,還是從遠處憑眺,天津科技館的外型酷似一座橋。象征著科技是連接現在與未來的一座橋梁。“橋”中央3/4球形的天象廳,宛如一輪噴薄欲出的朝陽。科技館占地面積近2萬平方米。館內由展示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