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懷柔地名志記載,清嘉慶、道光年間,霍、靳兩姓陸續遷來,暫居在一棵枝繁葉茂、遮天蔽日、粗壯高大的楊樹下。先人們對這里郁郁蔥蔥的山林,奔流不息、清澈透底的河水及兩岸的沃土等自然環境留戀不舍,便決意在此定居,故而得名楊樹底下村。楊樹底下村位于琉璃廟鎮西南25公里處,東南方向距懷柔城區63公里。地處琉璃河北岸,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675米。村域大部分為坡度較緩的土地。連接懷柔、延慶兩縣北部山區的主要通道之一,琉(璃廟)四(海)公路由村中東西走向的主街通過。主街道村口,兩座竹牌樓雅致美觀。斂巧飯是懷柔區琉璃廟鎮楊樹底下村流傳了180多年的古老習俗。每到正月十六前夕,村中少女到各家斂收食糧、菜蔬。待正月十六日這天,由成人婦女將其做熟,全村人共食。其間,鍋內放入針線、銅錢等物。食之者,便證明求到巧藝及財運。另外,巧字,是當地人對麻雀、山雀等的別稱。在人們吃“斂巧飯”之前,要揚飯喂雀兒,口念吉祥之詞,一是為向叼啄谷種的雀兒謝恩,二是為祈求來年豐收。飯后,人們還要在冰上行走,曰走百冰(病),即去掉百病。每到此時,還有戲班及花會助興演出。如今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景點介紹
景點推薦
-
九眼樓長城
九眼樓長城 位于懷柔雁棲鎮與延慶四海鎮交界的火焰山上,海拔1141米,它比司馬臺的望京樓還要高出155米,正方形雙層建筑,空心結構。 在北京已開發的長城段中,敵樓每面墻上箭窗較多的也不過五六個,而九眼樓的四面墻上,每面各開九個箭窗,可見其規...
-
薊城紀念柱
聳立在宣武區廣安門附近,紀念北京建城史的薊城紀念柱將在“十一”長假后被拆除,取而代之的將是一座比它高3米的新紀念柱。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先生已為此重新題寫了碑文。據宣武區規劃局局長曾贊榮透露:新紀念柱的建造合同已簽訂,并開始了雕刻工作,預計1...
-
華表
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柱身多雕刻龍鳳等圖案,上部橫插著雕花的石板。天安門前有一對漢白玉的柱子,名字叫華表。在華表挺拔的柱身上,雕刻著精美的龍和云,柱頂上部橫插著一塊云形的長片石,遠遠地看上去,好像柱身直插云間,給...
-
大角樓
在歷史上它是薊鎮長城和昌鎮長城的分界線。往東為薊鎮所轄,往西為昌鎮所轄。大角樓之所以稱為大角樓,是因為此樓三面有長城,一條向西與八達嶺相連。一條向東,與古北口相連。一條向南,為內支城,因從長城任何一個角度看,都似一個城角,故名大角樓。大角樓...